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潮流中,古典诗词重现学界、读书界与出版界。写旧体诗的人也多了起来。旧体诗借助报刊、网络等媒体广为传播,成为读者的一大看点。虽然这是一件让人欣喜的现象,但是好的旧体诗少见,大部分属于“老干体”。于是“老干体”便成了人们批评目前旧体诗的一个常用概念。
旧体诗是指自晚清诗人黄遵宪后一百多年来,用古代诗人常用的古体形式、近体形式、词曲形式创作的诗词,也就是“旧瓶装新酒”。这里有必要指出:古体诗不是泛指古代人写的诗,而是指格律体出现之前写的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有人把古代人写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属于概念不清。近体诗是指隋、唐到晚清这一千多年内,诗人写的格律体诗。
实际上隋、唐以后,文人写诗主要以格律体为主。格律体问世后,汉语写诗若不用格律体,会被认为是亵渎格律体的无知表现,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汉语写诗不用格律体写不出真正的诗来。
现代学界之所以会出现旧体诗这个概念,主要是在民国初期,用白话文断句写的新诗形成了诗坛主流,几乎掩没了旧体诗,但仍有很多文人写格律体诗。像马一浮、郁达夫、陈寅恪、苏曼殊、任鸿隽等文化名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写的格律体诗,在社会各界都有较大的影响。于是,学界便用旧体诗指称现代人用格律体写的诗,既与新诗相区别,也有别于古典诗词,像章士钊的诗、鲁迅的诗、程千帆的诗、沈祖棻的诗、钱仲联的诗、苏步青的诗、牟宜之的诗、黄万里的诗、聂绀弩的诗、厉以宁的诗,都属于旧体诗。
聂绀弩的旧体诗有必要谈谈:聂绀弩旧体诗与众不同且别出心裁,在旧体诗界独具一格,被学界誉为“散宜生体”。现代汉语被聂绀弩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用通俗的语言创作的旧体诗,诙谐中不缺真情,幽默中不缺庄严,新奇中不失韵味,嬉笑怒骂中不离高尚的境界和出色的思想。所以,聂绀弩的旧体诗与新世纪以来出现的旧体诗在艺术风格上大不一样。时下的旧体诗追求古色、古味、古风、古雅的审美艺术风格,追求古典的“阳春白雪”。所以,有人说聂绀弩的旧体诗有点下里巴人化了,这里说的“下里巴人”,并非贬义,而是指大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