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端生的再生之缘
作者 张觅
发表于 2023年6月

陈端生是清代弹词女作家,字云贞,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著有弹词小说《再生缘》十七卷。陈寅恪晚年专“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写了近八十页的长篇论文《论〈再生缘〉》,认为其艺术成就不在杜甫之下,甚至可同希腊史诗媲美,而陈端生亦为“当日无数女性中思想最超越之人也”,足见他对陈端生及其作品的重视与肯定。

1751年,陈端生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祖父陈兆仑是桐城派古文家方苞的入室子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官至太仆寺卿,著有《紫竹山房诗文集》,还担任《续文献通考》的纂修官及总裁,其诗文清淡醇古,在当时也颇有名望,被京师士大夫奉为文章宗匠。

陈端生的父亲陈玉敦是举人出身,官至山东登州知府,在云南也做过官。母亲汪氏是云南大理知府、进士汪起岩的女儿,能诗善文。结婚之后汪氏跟随陈玉敦进京赶考,一举成名,朝廷任命陈玉敦为山东登州知府。

就在陈玉敦上任的当年,汪氏生下了陳端生。爷爷陈兆仑很喜欢这个孙女,出生之后,看见小小女孩儿眼眸清亮、容貌端庄,如同蓝天上的云朵一般,于是就给其取名为陈端生,字云贞。

陈兆仑是一个很开明的人,曾写《才女论》一文,认为女性“习篇章”“多认典故”,可以“大启灵性”,对于“治家相夫课子皆非无助”,而且可使女子变得“温柔敦厚”,因此得出“才也而德即寓焉”的结论。虽然他眼里的才女最终目标还是做一个更称职的主妇,但他把文化修养提到了有用的地位,至少为他的女性后人接受文化教育开了大门。陈端生和她妹妹陈长生都以文学才情见长,当受益于祖父的开明思想。

在这样安稳和乐的书香家庭长大,陈端生的童年无疑是无忧无虑、极为幸福的。陈端生从小受家人影响,每天穿梭在书本中,从小开始写诗词,且文采斐然。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