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较旧的硬件上也有不错性能
Aftershoot 在检查所有图像的时候,会评估每个镜头的方式自动分配评级和颜色标签。
即使在一般的电脑硬件配置上,这个过程也相当迅速。比如在笔者2018年老式戴尔 XPS 15 9570 笔记本电脑上——配备 NVIDIA GTX 1050 TiMax-Q 图形处理器,同时使用 Aftershoot 的默认中等性能设置,每秒可以处理大约两张2400 万像素的图像。虽然没有测试过,但相信在高端硬件上,可以将运行速度提高几个数量级吧,毕竟都2023 年了。
顶部菜单允许用户在剔除时在低、中或高系统资源使用率之间切换,如果想在剔除时将机器用于其他任务,这个模式就显得很方便。
智能之外,亦可使用手动模式
执行自动剔除后,Aftershoot 会显示图像及其评级和颜色标签,可单独查看或作为画廊查看,显示每个图像类别的总数。
它的默认排名类别是“已选”(包括四星和五星图像,后者带有绿色标签)、高光(四星/ 蓝色)、模糊(二星/ 红色)和闭眼(一星/ 紫色)。
当选择人像图像时,会看到这些面孔的特写镜头,以便于根据表情进行挑选。比如你点击右侧面板中的一张脸,会在主面板中看到这张脸的放大视图,如果属于连拍多张的重复图片,当你选择一张图片时,会看到相似的图片被排到右边的面板里面。
如果不同意自动剔除选择,我们可以嵌入摄影师姓名,打上标签来过滤图库,或者使用用户键盘快捷键或单击屏幕上的图标来覆盖它(用户界面支持触摸屏)。
完成一顿操作后,如果你对图片剔除的结果感到满意,就可以选择要导出的评级。单击“导出”按钮后,这些图像将被移交给 Adobe LightroomClassic/CC 或Capture One Pro 进行编辑。
如果不是 Lightroom 或 Capture One 用户,则可以让 Aftershoot 将选择的图像移动或复制到不同的文件夹,选择重命名。
有待提升的AI
在笔者的应用中,发现该软件的重复分组功能运行良好,并且通过自由使用连拍捕捉或在同一基本场景中多次尝试,在完成大型拍摄的工作量上(图片连拍多,数量多)要比以前轻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