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铁路人修一条铁路需要多久?
在国内,中国铁路人修京沪高铁仅用了3年。期间,他们铺了1318公里轨道,还建了24个车站。
中国铁路人也出国修铁路,足迹遍布俄罗斯、土耳其、匈牙利、老挝、印尼等,同样显现出不俗的效率。比如,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中国铁路人用时4年开通了亚吉铁路,铺轨753公里、建了45个车站。
但不同于其他铁路,中泰铁路显得有些特别,它的建设尤为缓慢。
据泰国总理办公室发言人,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17年开工,但到2022年8月,14个工程合同里,仅完工了一个测试工程,建设长度只有3.5公里,而一期工程总长约250公里。
今年1月,泰国铁道局局长皮歇透露,11公里长的另一工程路段建设完成了9成,其余路段进度不大。
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铁路人在海外修建高铁要直面的挑战,可能遭遇的困难是难以全盘预料、却又必须妥善应对的。进展缓慢的中泰铁路,正是这些困难的集中显现。这也意味着,中泰铁路取得的任何进展,都来之不易。
过去十年,是中国人第一次大规模出海投资、向海外输出产业链和产业经济的十年,其中,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探索,也是不断积累经验的初始过程。中泰铁路合作,正是我们管窥“中国铁路出海现实”的一扇窗。
两届政府,两份备忘录
中泰铁路的缘起,要追溯到2006年。
这一年,在韩国釜山,18个亚洲国家签署了《亚洲铁路网政府间协定》,诞生了“泛亚铁路网计划”。
路网中,途径多国的东盟支线最受关注。它的起止点是昆明和新加坡,连接了中国、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新加坡。“一带一路”倡议推出后,这条线路也是一个重点工程。
位于中南半岛的泰国曼谷,是这条铁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从昆明到曼谷,又分为东、中、西三线,而经老挝到曼谷的中线最短。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泰国并不接壤,严格来说,现阶段的中泰铁路,是以老挝作为连接点来贯通,它实际指的是泰国境内的部分。
总之,中泰铁路的规划构想由来已久。
但中泰铁路第一次有望落地的合作,始于“高铁换大米”的策略。
2013年10月,中泰两国政府签署了《中泰两国关于深化铁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合作的核心是“高铁换大米”,通过修铁路,一方面有利于泰国农产品出口,另一方面也利于中国装备“走出去”,优势互补。
原本这预示着一个好的开始,然而半年后,2014年5月,泰国政坛突变,时任总理英拉下台,这一由政府推动的合作也随之搁浅。
不稳定的政局,是跨国经贸合作中的一类典型风险。
之后,巴育接任总理,谈中泰铁路合作,还得从头再来。
好在事情没有耽搁太久。2014年12月,中泰两国政府签署了新的《中泰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项目终于重新提上了日程。
中泰双方同意建设中泰铁路在泰国的部分,未来也有望和中老铁路相连,实现中泰铁路全线贯通。
根据合作分工,中国将进行可行性研究,设计系统,建造隧道和桥梁,铺设轨道;泰方负责社会和环境影响研究、征收建设用地、处理一般土木工程和电力供应,并提供建筑材料;建成之后,中國将在运行的前三年,负责运行和维护该系统,并对泰国人员做培训和顾问。
不稳定的政局,是跨国经贸合作中的一类典型风险。
有意思的是,和这份谅解备忘录一起签署的,还有一份《中泰农产品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泰国执政者虽然换了人,但“高铁搭大米”的合作思路,和前任却是基本一致的。
但中泰铁路合作尚未板上钉钉。
变 卦
2016年3月,距原计划开工建设日期不到2个月,泰方就变了卦,宣布将放弃原先以合资方式建设中泰铁路的计划,不再向中国贷款,转而采用独资方式建设,自己出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