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9日,一封自来水公司的节约用水倡议书,无意间将四川南部居民近日处境曝光。
凉山州会东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在倡议中说,由于今年降雨量锐减,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储量明显降低,因此倡议居民:“过于频繁洗澡并不对皮肤健康有好处,每月以2—4次最为适宜。”
“减少洗澡次数”的建议让舆论感到错愕,但凉山州会东县居民在2023年已经深有体会。
5月30日,会东县居民冉小莉告诉南风窗,高温干旱的天气从4月开始笼罩凉山州,“至今没下过一场雨”。5月,自来水公司分时段停过几次水。“(我们)停水的时候就不洗澡,不洗衣服,等水来了再洗。”
“凉山变火焰山,晒糊了。”她感叹。
全国多地也在5月经历了热浪的侵袭。5月底,广州、上海国家气象站分别录得37℃、36.1℃高温,打破当地百年来5月极端最高温纪录。北京在5月14日正式入夏,较历史平均提早了6天。
今年会比去年热吗?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曾在4月28日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今年以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为1961年来同期第三高。其中,3月上旬、4月中旬,均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ICAR)院长罗京佳告诉南风窗,根据南信大实时气候预测系统的预测,今年夏天,太平洋一个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开始发展。受厄尔尼诺影响,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更暖。
这一影响将在今年冬天达到顶峰。
“我们预测,今年冬季,气温比过去30年(冬季)均温高1.5度。”
天气系统高度复杂,学术界对极端高温的归因仍存在争议。几位受访气象专家均表示,可以肯定的大趋势是,全球变暖背景下,人类将长期面临更变化多端的天气系统。极端高温和其他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强度,都将加大。
提前夏至
凉山州居民冉小莉印象中,炙热天气一般在家乡的6月如约而至。
这一说法得到了身处凉山州州府西昌市的居民张岩的同意。他称,家乡冬暖夏凉,“印象中一般是端午前后开始热”。到了7、8月,雨季来临,凉山州昼夜温差大,家家户户“基本不需要空调”。
冉小莉家里也没买空调。“夏天开风扇,冬天取暖器,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她在靠近川滇边界的会东县出生长大。27年来,她从未经历过像今年一样,如此早出现的高温,又长时间地晴日当空。
5月28日,凉山州发布晴热高温天气预报称,“个别地方的最高气温将超过42℃”。
高温不止是数字,对当地居民而言,又干又热的天气持续了一个多月。冉小莉发给记者的视频里,当地稻田已经干得裂开,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缝隙。水稻长不大,耷拉着身子,周围杂草丛生。
在这座依赖农业的县城里,罕见天气让冉小莉身边许多人叫苦不迭。石榴、烟草是当地农户种植的重头戏,而现在,“烟草幼苗都晒干了”“石榴还没成熟裂开了”。
农民颗粒无收。冉小莉回忆,4月时,当地农民还打算节约用水,抢救庄稼。到了5月,“能保障自身家庭用水就不错了”。
据《凉山日报》5月29日报道,西昌市供排水集团公司同样发出了给用户的信,号召居民节约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