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喜剧第一目的是给观众带来快乐
发表于 2023年6月

身穿一件中式褂子,脚踩一双老布鞋,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最近出现在人们眼前的陈佩斯,温和而又低调,声音和年轻时比几乎没有变化。只有脸上的皱纹和花白的胡子在告诉人们,岁月流逝,当年的“陈小二”也老了。

在许多观众心中,陈佩斯是大师级的喜剧演员,《吃面条》《主角与配角》等个个都是经典。他的“无实物表演”,往往仅凭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就能逗得观众开怀大笑。

聊起表演,陈佩斯始终觉得,喜剧要讲究“结构”,第一目的是给观众带来快乐,而不是为了教育人。他的作品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不单纯凭借台词吸引眼球,也不会生拉硬拽地造梗,笑点融于故事情节之中,出现得十分自然。

陈佩斯是耐得住寂寞的演员。创作《吃面条》时,他和朱时茂一行人到处跑场子,不是为挣钱,就是去“撞节目”,一遍遍地演,发现问题立马就改。《王爷与邮差》足足花了七年去打磨。

将工作重心放在话剧领域后,陈佩斯依然“慢工出细活”:《惊梦》光是写剧本就花了三年时间。几轮演出过后,这部话剧也挣下了好口碑,至今在豆瓣保持着9.4分的高评分。

年近七旬,陈佩斯对自己的演艺事业有着一套认真、全面的规划,“影视剧我可能也会尝试。至于以后的工作重心,肯定是话剧,那怎么能走呢?”

两个身份:演员与导演

大约在2018年,陈佩斯筹备多时的大道戏剧谷正式启用。远离闹市喧嚣,绿树成荫,还拥有宽敞的排练厅,这里算得上是他实现喜剧理想的一方天地。

如果没有其他事务安排,陈佩斯最近总会准时准点出现在这里:4月28日至5月7日,由他导演并担任主演的话剧《惊梦》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就此拉开全国巡演大幕。

《惊梦》的主题是戏剧,这和陈佩斯的阅读经验有关。他喜欢读书,比如历史、国学一类。看完书后灵光一闪,对中国的戏剧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创作想法随之而来。

“戏剧的历史和中国历史分不开。小时候读这些书,可能朦朦胧胧一知半解,經历得多了,知识面不一样了,再看待历史中的戏剧时,看法就变了。

本文刊登于《世纪人物》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