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划山西之行前,我去过许多见证了中华灿烂文明的历史遗迹,打卡过不少国内数一数二的博物馆,但当我来到山西,依旧被它所呈现的浩瀚历史震撼。山西境内保存完好的宋代、金代以前的地面古建筑数量,占了中国境内的大半。当我踏上这片热土,行走于万千古建之中,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那些少时学过的知识与一座座古建紧密相连,生动地呈现于眼前。
1 殿内彩色悬塑窥见中国千年华彩
整个殿内,天宫楼阁,层层叠叠,云雾缭绕,粉彩妆銮,呈现出一派仙宫佛国的迷人景象。
我的山西古建旅程,是从山西隰县凤凰山开始的。这座山巅有一座千佛庵,又名小西天,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创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寺院的大雄宝殿有佛像千尊,因此得名“千佛庵”,寺院匾额上题有“道人西天”,故又得名小西天。
纵观整个寺院,千佛庵寻地势而布,像一只凤凰。孤桐峰上高耸的观音阁建在凤头上,下院是凤背,沟两旁的山翼像凤凰展开的翅膀。上院大雄宝殿背山而筑,与东端的摩云阁遥相呼应,神似凤尾。寺院整体分为上下两院,下院的无量殿内,设有数十尊铜铸佛像和木雕楼阁,是僧人诵经的禅堂;上院为单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而此行最为精彩之处,就是保存在大雄宝殿里的彩色悬塑。
进入大雄宝殿,满屋金碧辉煌。殿内正面排列着五个相互连通的佛龛,“药师”“弥陀”“释迦”“毗卢”和“弥勒”等诸佛端坐莲台,造型优美,生动传神。抬眼向上,只见大梁上八大金刚威武雄壮,梁间墙壁悬塑着富丽堂皇的“极乐世界”,整个殿内,天宫楼阁,层层叠叠,云雾缭绕,粉彩妆銮,呈现出一派仙宫佛国的迷人景象。
为了让悬塑可以更长久保存,殿内悬塑是不能清理的。且为了防止落灰,悬塑被设计成一个前倾的角度,它们造型各异,密密麻麻堆叠着,颜色也十分鲜艳,极为壮观。
欣赏完千佛庵悬塑的我意犹未尽,第二天又挑了合适的时间,去了位于山西平遥县桥头村的双林寺。这里保存着刻于公元1011年北宋时期的石碑“姑姑之碑”,为寺庙中最古老的石碑。除此以外,这里还保留了大量宋、元、明、清时期的彩塑和壁画。这些彩塑形神兼备,虽然岁月在它们的身上留下了不少历史痕迹,但依旧保存得十分完好,堪称奇迹。镇寺之宝——千佛殿韦驮像更是国内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精品。韦驮像高1.6米到1.7米,身材匀称,色彩艳丽,形象刚中有柔,武中蕴文,身如强弓,气势逼人,非常有压迫感。
除了韦驮像,千佛殿的主像“自在观音”也很有看点。自在观音原名“水月观音”,这座观音像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荷叶,重心落在左胯,右手微抬微翘,左手为支撑点,显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一姿态出色地表现了观音流畅的线条和优美的身段。观音面相恬静妩媚,姿态舒畅自然,服饰搭配的细节到位,色彩也保存得很好,动作在现在看来是十分奔放的,一改之前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成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