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是可以寄给心上人的吗
作者 孟晖
发表于 2023年7月

上期文章里,我们初步认识了“业余设计大师”雍正——治政严苛,审美高雅,热衷工艺美术,还有他在位期间,传旨造办处制作的那架美人画屏——《深柳读书堂十二美人图》,我们细讲了其中三幅画——“博古幽思”“裘装对镜”“捻珠观猫”。至于这组联扇屏风的整体内涵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则是这期文章要深入探讨的。

我们要知道,这十二幅工笔绘画并不仅仅是画了些动人的汉装美人形象以及她们周围的雅致环境,而且拥有共同的主题。那是中国古代文艺作品里极为独特的传统主题,也是自楚辞以来两千多年反复吟咏和描绘的经典主题——情怨。情,是对心上人的缱绻爱意;怨,则是爱而不得的伤心与悲凉。在情怨的总主题下,十二幅画面又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思念,思念在远方的心上人,或者思念咫尺天涯的意中人;一类则是遭遇冷遇、离弃,或者长久分别,于是暗自神伤。

實际上,十二幅美人图都沿用了古典文艺中定型的主题与“图式”。例如扶着门框凝立的一幅,表现的是“倚门望归”:女性十分牵挂对方,便来到院门前,靠着门洞的一侧长久站立,盼望在外的男性尽早归来。另一幅里,竹叶上有积雪,床前燃着炭火盆,画中女子掀开床帐,则是非常温柔的画面:寒冷的冬日雪夜,女性牵挂着良人,把卧室安排得温暖舒适,并且熬夜不寐,等待雪夜的归人。组画当中,因为感情失意而黯然神伤的几幅,也都采用了传统仕女画的经典题材,如持镜自照的女性,是在惆怅红颜易逝,付出了一场多情,却是竹篮打水,枉自蹉跎了年华。

在过去,此类固定题材相当丰富,人们不断接触到它们,变得非常熟悉,因此一旦看到就能马上明白。到了如今,由于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少现代观众就看不懂那些画面了。对今人来说,十二幅美人图中,最不能理解的一幅大概要数“博古幽思轴”——画中女性手持一条长手帕,侧坐在一把斑竹座椅上,玉容寂寞。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3年1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