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识烹饪,等于认识居民的灵魂
也许,全世界只有见面先聊天气的英国人,才能明白一个日常意象之于一场谈话的特殊意义。
食物之于意大利人,恰似天气之于英国人。它寻常而不平常,教大诗人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写下:“大家围坐在桌旁/边吃边谈各种话题/时常一个话题未落/一个话题又起。”
意大利博学家翁贝托·埃科也总在不经意间描述食物,他说:“我写的每一本小说里,常常出现故事主角吃东西的场景。”
他曾安排《玫瑰的名字》中的僧侣每天至少吃一顿饭,让他们长时间在厨房里走来走去。他也曾在《波多里诺》《昨日之岛》《罗安娜女王的神秘火焰》等小说里穿插饮食剧情。
埃科生于皮埃蒙特大区的亚历山德里亚,这里是意大利北部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与葡萄酒产区。
在埃科看来,意大利的地平线永远不会变得过分宽广,“不但地区与地区间的景致不同,同一个地区内更有可能发现一个与周遭截然不同的国度”。
意大利的海也都不一样,“第勒尼安海的沙滩和海岸,与亚得里亚海沿岸完全不同”,遑论各岛屿的海岸景观。
遥想当年,我待了三个多月便厌倦了冷峻的特伦托风情,于是前往罗马游玩。
灿烂、热情的罗马氛围将我征服,我决定买几张明信片留作纪念。谁承想,老板刚听我说了句“buon giorno”(日安),便随口问道:“你是北方来的吧?”
我讶异地向留学生前辈提起这件事。对方说:“是啊,你口音现在挺明显的,一听就是威内托的。”忘了说,我室友的家乡维琴察属于威内托大区。
诚然,意大利方言每个城镇都不一样,甚至有些相邻的村落间也不尽相同。
意大利还生活着许多不同民族的后裔,如凯尔特人、利古里亚人、伊利里亚人、希腊人、哥特人、诺曼人、阿拉伯人。
埃科认为,景观、语言和人种的多样性,尤其对烹饪饮食起了重大作用。因此,与意大利菜肴的各种菜式相遇,意味着挖掘各种深不可测的差异性。
“这不只是语言上的,同时还包括口味、想法、灵感、想象、幽默感、面对痛苦与死亡的态度、喋喋不休或少言寡语等的不同。”
当你先吃了点皮埃蒙特的香蒜鳀鱼热蘸酱,之后是一盘博洛尼亚肉酱宽面,再是罗马风烤羔羊排,最后以西西里卡萨塔蛋糕收尾,那感觉就像走了相隔甚远的三个大洲的三个国家,“因为这些菜肴都有着天南地北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