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酱酒的两大硬伤,看社交产品的运营规则
作者 牛恩坤
发表于 2023年5月

目前酱酒产品在运营推广过程中,出现两大奇怪的现象:一是与行业内客户合作,基本上是按照浓香型白酒品牌运营传统渠道的做法来做市场。由于消费者对酱酒产品普遍缺乏认知,其渠道推广非常乏力,再加上经销商急功近利的心态,想在短期内做出销量,造成产品认知还未建立,价格体系就已崩溃的乱局。二是与行业外客户合作,從合作伙伴的朋友圈开始,前期很快把人脉资源用尽,3个月的蜜月期一过,客户发现“酱酒不是谁想卖就能卖的”,渐渐地进入停滞不前的困局。

这两大现象已经成为酱酒推广突破的硬伤,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品牌商少之又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社会学的经典语录:“进班子没进圈子,不过是班子里当棋子。进圈子没进班子,只能在班子外当头子。进班子又进圈子,在班子里才真有位子。”这里的圈子,讲的就是社会网络,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网络里就有不同的成就。

通过酱酒产品的两大现象和社会学的经典语录对比,我发现有相同的规律,在这里套用一下:“做渠道没做圈子,不过是渠道里的棋子。做圈子没做渠道,只能在圈子里当头子。做渠道又做圈子,在渠道里才真有位子。”当前运营比较成功的酱酒产品,如习酒、摘要、珍酒等基本上是既做圈子,又做渠道,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社会网络。

为什么要打通社会网络?

一个成功的社交产品要具备三大价值:产品价值、社交价值和市场价值。无论是酱酒还是其他社交产品,都已经过了“基于产品功能细分人群”的工业时代,随即进入基于用户来定义产品的圈层新时代。原来的推广动作是围绕产品构建运营模式,现在的推广动作要根据用户分类建立运营体系。

当下社交产品做圈层运营的终极目的是利用圈层、渠道资源、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源来撬动整个社会体系。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