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和产业与欧美处于同步发展
作者 郭志强
发表于 2023年7月

生物医药产业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国各地都在布局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把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打造高端科研平台作为工作重点。

“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大量人才支撑,中国要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抢抓发展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古稀之年的空军军医大学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主任陈志南院士还坚守在教研第一线。他长期从事细胞与分子医学基础和转化研究,为肿瘤、心脑血管和代谢性等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作出了贡献。

我国生物医药研究有哪些比较优势?目前我国新药创制研发等环节存在哪些难点和挑战?如何破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平台、人才、创新技术缺乏困境?围绕上述问题,近日,《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陈志南。

《中国经济周刊》:您已经在中国的医学科学事业上奋斗了40多年,凭借着对科研的执着追求,结出了累累硕果,您觉得新时代的医学科学工作者,要在所攻关领域取得科研突破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陈志南:第一科技人员必须要有高远的见解。看问题要站在国际前沿领域、国家重大需求、维护人类健康的高度上去思考。

第二要有好的思路。基于增进人类卫生健康的目标,拓宽思路,目标明确,设定至少两套研究方案,要有备选路径。科学研究往往出现疑云和相反结果,所以研究的随机性和重复性就非常重要。同时,要考虑目标导向,如预防性药物需要人群样本的保护率,治疗性药物需要人群大样本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