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北京城市副中心位于千年运河北首、百里长安街东端,是北京东南门户,也是首都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作为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中唯一先导区、北京自由貿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三大组团之一,过去两年多,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按下了发展“加速键”。
运河畔、古塔前,这片曾经通济天下的京畿重镇,如今正以副中心的面貌,用优惠的招商政策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吸引着国内外创新要素和市场主体集聚于此。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参与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组织的“北京招商引资宣传记者行”系列活动,首站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实地探访运河商务区、张家湾设计小镇等园区,近距离感受这里的创新和成果。
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
近年来,副中心持续完善城市框架,着力强化主导功能,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加速集聚。
通州区副区长乔林智在活动采访环节提到,副中心产业空间广阔,每年都有超千亿的投资规模,将催生大量应用场景需求。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副中心在多个方面下功夫。其中,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的建成使用,与六里桥政务中心形成“东西呼应”的政务服务新格局。《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精尖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即“通八条”)和针对专业领域、专项服务及重点园区的一整套政策体系,使得副中心营商环境日趋优越,吸引了一批龙头企业扎根副中心。“目前已经吸引了一大批龙头企业扎根,其中落户的央企二三级总部达到37家。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1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