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花路!离婚夫妻破壁“三观不合”
作者 仲秋
发表于 2023年7月

为了在深圳买房,让女儿进好学校,叶青和丈夫假离婚,结局却出人意料——

向往大城市:强势老婆要“深漂”

王晓东,黑龙江省海林市人。他与老婆叶青的相识颇有些戏剧化。

1999年,他在哈尔滨上大一。一次外出时,在公交车上,叶青丢了钱包,把王晓东当成了小偷,拽着他的胳膊,大喊“快报警,抓小偷”。警察调取了车内监控,发现行窃的另有其人。叶青连连向王晓东道歉。一聊才知道,原来俩人是校友,而且算半个老乡,她老家在穆棱,和海林同是牡丹江下辖的县级市。此后,他们开始来往,确立了恋爱关系。

叶青是个特有拼劲的人,有颗不安现状的心,最大梦想是将来能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扎根。王晓东却没什么野心,凡事喜欢随遇而安。他告诉叶青,他们的未来由她规划。而叶青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考研。只不过,备战时,王晓东完全不在状态。

2003年,叶青一战上岸,而王晓东连初试都没过。随后,王晓东进了牡丹江体制内工作,收入不算高,但很稳定。他答应叶青,等她毕业,便辞职陪她闯世界。

叶青母亲去世早,父女俩相依为命。她爸爸在东八条路的批发市场打零工,给人送货。就在叶青考研成绩出来没多久,她爸因为二十块钱的劳务费,和人发生口角,致人重伤。为了获得对方谅解,叶青想尽一切办法筹钱,可治疗费像个无底洞,家里的房子賣了,还是不够。她不想拖累王晓东,提出分手。他态度坚决:“叶青,这辈子,我认定你了,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把我们分开!”

叶青哭得一塌糊涂,抱着他说:“好,晓东,那我们就说定了,这辈子永远在一起,绝不分开。”

王晓东提出找他爸妈借钱。叶青拒绝了,她说:“既然我想嫁给你,就不能以这种近乎卖身的方式进你们王家的门。”王晓东不爱听:“你说什么呢?我不在乎。”她咬着牙说:“可我在乎。”最后,叶青放弃了读研,找了几份工,开始拼命赚钱还债。前后赔了人家近四十万,叶青爸则被判了五年。

王晓东爸妈对他娶叶青颇有微词,但还是拿出全部积蓄,帮他们在牡丹江安了家。2005年,他们还完了所有债务。第二年,叶青生下女儿思源。因为王晓东爸妈身体不好,叶青不得已,辞职在家带娃。2008年,思源上了幼儿园,她坚决要出去工作。

让王晓东有些想不通的是,以她的学历,本可以找份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办公室工作,她却偏偏要去做饮料推销员。叶青说,从事销售可以锻炼提升能力,虽然底薪不高,但提成可观,干好了,可以赚很多钱。她眼睛里又亮起王晓东好多年没见到的那种光:“我们不会一直窝在这个小地方,我现在就是要积累经验和钱,这样才有底气闯出去。”

叶青像上满了发条的马达,每天吃过早饭,就提着一箱饮料开始地毯式“扫店”:超市、宾馆、酒吧、饭店……就连小小的卖烤串的档口都不放过,走得腿都肿了,脚也磨出了泡。王晓东主动承担起接送孩子、打扫做饭的工作,只是有些想不通,钱这东西,只要够用就行,何必把自己逼得这么苦?努力换来真金白银,后来,叶青一个月的提成就过万。王晓东惊叹的同时,内心某种男性的自尊慢慢崩塌。

2010年,叶青因为工作成绩优异,被调到哈尔滨总部。他们过起了分居两地的日子。每到周末,其中一个人,会坐五小时的火车去另一个城市团聚。思源会把好吃的留下来,等着与妈妈分享,王晓东也会把身边的趣事积攒起来,等着说给叶青听。他们的心,被分成了两半。

可叶青的拼搏,永远没有上限与终点。仅仅一年多,叶青就升任了业务主管,开始频繁出差。不知从何时起,每周固定的团聚,变得越来越不准时,到最后,王晓东甚至一连两个月见不到她的人影。强烈的危机感让他如坐针毡。不顾爸妈反对,他办理了停薪留职,带着女儿跑去哈尔滨找她。

可他似乎并不适合这座城市,先后换了几份工作,干得都不如意。后来,他向叶青要了笔启动资金,跟人合伙盘了个饭店,不到半年,连本钱都赔光了。虽然叶青从来没抱怨过什么,但王晓东很沮丧,感觉自己真没用,家里花销全由叶青撑着,贷款买的房子,写的是他俩的名字,但全靠她还贷。王晓东越来越抑郁,强烈怀念小城平静恬淡的日子,但为了爱,他只能咬牙坚持。

2015年,国家开始出台政策,不允许公职人员停薪留职。单位向他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能回去上班,就按自动离职处理。当王晓东犹豫要不要辞职时,他妈突发脑梗住院了,这下只能回去。

王晓东回牡丹江没多久,叶青跟着顶头上司胡总去了广东深圳。九月,王晓东没有告诉叶青,请假飞去深圳,想给她个惊喜。可到了深圳才知道,叶青失业一个多星期了。

胡总受本土两位领导排挤,愤然辞职。过了没两个月,叶青也被找借口辞退了。叶青租住在小房子里,里面的家具、电器都很陈旧,尤其是空调声音大不说,制冷效果还不好,可她在电话里从来没跟王晓东提过。他心疼地问她,为啥不租个好点的房子,又不是没有钱。

她轻描淡写地说:“深圳的房租很贵,再说这都是暂时的。

本文刊登于《知音·下半月》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