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鲁迅先生学写景
作者 闫晗
发表于 2023年5月

我经常会想起鲁迅文章里写景的句子。鲁迅先生的小说或散文中写景的文字不算多,却出手不凡,字字珠玑,可谓大师手笔。

首先,鲁迅写景色彩感极佳,显示出他在美术上的造诣,用色很“高级”,搭配如名画。比如《故乡》中写鲁迅对少年闰土的印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深蓝、金黄、碧绿,这些色彩不知怎的让我想起凡·高的画,比如《星夜》《罗纳河的星空》,带着诗意的绚烂,恍惚得像童年的梦境。

在美好的回忆中,天是深蓝的,《故乡》开篇的现实则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苍黄”的底色足以渲染心情,也像一幅古老的名画。小说《药》的开篇是乌蓝的天:“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乌蓝与青白的颜色,透着一种阴森感,因为接下来要讲述的故事也寒冷彻骨。

鲁迅笔下的天空,每一幅的色彩都不同,艺术家的眼睛是有特异功能的。

其次,鲁迅写景善于以动写静,运用触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本文刊登于《读者·校园版》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