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大河之洲 和谐共生
作者 赵慧
发表于 2023年7月
黄河劈开万顷碧波,向渤海深处挺进,在黄河入海口处形成黄蓝交汇奇观。图/胡友文

黄河在山东东营入渤海,河水携带大量泥沙造就了壮美的黄河三角洲,这里拥有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原蓄滞洪区居民迁建社区等,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

作为黄河入海口城市、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立足服务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和修复湿地,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当蜿蜒5464公里的黄河东归渤海时,顿失晋陕大峡谷时的咆哮汹涌,以俯冲之姿跃入大海,幻化成一个个悦动的黄色音符,与蓝色海洋共同奏响一曲河海交响乐。

6月13日,初夏时节,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黄河入海口安澜码头,一批批游客正有序登船,准备驶往20公里外的河海交汇处,一睹“黄河入海流”的壮美。

2021年10月20日下午,时值深秋,正是在安澜码头,到东营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凭栏远眺,察看河道水情。

当年7月下旬开始,黄河流域部分地方遭受罕见洪涝灾害。总书记考察当天,黄河入海口水流量达到每秒4350立方米,河面宽度350米左右,水深4.9米。洪水虽已退回主河槽,但从主河槽到码头绿化带10多米的“过界”痕迹还很清晰。

黄河河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裴明胜清楚记得:“总书记观察得非常仔细,刚走上码头栈道,就指着绿化带的方向问,这是不是前段时间水位最高时的水边线?”裴明胜回答:“是的,这就是10月8日漫滩时的水边线。”

听到东营超前制订防汛预案,及时启动应急防汛三级响应,扎实做好度汛准备工作,虽然“有惊有险”,但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书记满意地点了点头。

“总书记很关心黄河防汛工作,询问了很多防汛细节,水位多高、流量多少,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都详细询问,可见黄河安澜在他心中的分量。”裴明胜回忆。在码头上,手持展板,裴明胜向总书记汇报了黄河入海口的径流量、输沙量等情况。

驻足凝视滔滔河水,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沿线就都走到了。”

总书记随后叮嘱,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要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旱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黄河宁,天下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足迹遍布上中下游沿线,亲自擘画、亲自部署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结束东营考察的第二天,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夏季的黄河三角洲保护区,五彩斑斓,湛蓝天空下,黄河水滚滚滔滔,湿地上草木丰茂、绿意盎然,人们在这里感受大河奔流、河海相拥,感受鸥鸟飞驻、鱼翔浅底,大河之洲,气象万千。

大河奔流 血脉相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在东营入渤海,河水携带大量泥沙造就了美丽的黄河三角洲。1992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这里拥有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2021年10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东营考察,第一站就选择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讲解员孙彬酌大学毕业后到保护区工作,从小在此地长大的他熟悉保护区的一草一木。孙彬酌告诉《民生周刊》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到保护区时正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大片芦苇成熟后呈现出“芦花飞雪”景观,海滩上一望无际的盐地碱蓬由绿变红,状如红毯迎宾。当时还是鸟类迁徙季节,各种涉禽、游禽栖息繁殖,野趣盎然。

在保护区,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了湿地修复区、黄河故道人工柳林、码头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

沿着木栈道,总书记步入黄河故道人工柳林。这里是1996年黄河人工改道前的故道,如今经过生态补水和修复,黄河三角洲特有的柽柳、杞柳、旱柳等近距离呈现在人们面前,漫步其间,不经意就会与禽鳥邂逅,芦苇荡里不时传出孔雀的叫声。这里的许多植物在黄河上中游都能找到原型,大河奔流,血脉相连。

听取黄河口国家公园规划、保护区总体情况和植被演替情况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

如今,规划范围3517.99平方公里的黄河口国家公园已进入报批阶段,是今年国家重点创建的12个国家公园之一。连同首批设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一头一尾,黄河全流域生态保护整体格局完善成型。

建在岸边的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负责对三角洲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生态预警、科学评估。

本文刊登于《民生周刊》2023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