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杂性科学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是认识、理解、探寻战争现象、规律、机理的新工具。随着战争形态由信息化战争向智能化战争演变,战争的复杂性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夺取制信息权变得越来越困难,作战的关键是使敌方陷入“决策困境”,使其即使拥有信息优势,也不能正确决策,从而失去作战优势。作战重心将从“以信息为中心”向“以认知为中心”转变,制胜机理将从“信息制胜”向“认知制胜”转变。
“三个之变”揭示战争复杂性增长动因
战争是充满盖然性的领域,变是贯穿其始终的基本特点。习主席强调,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科技之变是基础,战争之变是主体,对手之变是关键,科技之变引发战争之变,战争之变促使对手之变。“三个之变”促使战争形态演变、战争领域拓展、战争目标转变、战争影响扩大,揭示了战争复杂性增长动因。
科技之变颠覆战争制胜基础。科学技术是核心战斗力,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纵观世界军事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创新,都开启了一场新的军事变革,而每一场军事变革都把军事发展推向一个新的时代,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巨大引擎。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对军事革命驱动作用愈发凸显,一些前沿技术飞速发展,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面貌和规则,大国军事博弈更多体现为技术上的颠覆和反颠覆、突袭和反突袭、抵消和反抵消。美海军“复仇女神”项目,包括侦察、诱饵、干扰等系统,诱饵类系统涵盖空中、水面和水下,可在分布式人工智能引擎的调度、指控下,互相补充,协同欺骗,真实营造出一个“幽灵航母编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电子欺骗手段,将信息欺骗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科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安全和军事战略全局,深刻介入、支撑、主导战争形态演变和作战样式创新,甚至颠覆战争制胜机理。
战争之变突显战争复杂性特点。现代战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超级复杂性源于多种原因:一是各种先进技术或武器不断涌现,带来诸多不确定性;二是战场覆盖陆、海、空、天、网、电和认知等多个领域;三是多种作战对象、作战样式、作战领域、作战方式交叉关联与组合,构成复杂的“混合战争”;四是人工智能算法将大量作战要素构建到一个复杂的逻辑中,并以人类思维所不及的机器速度促使各种要素组合、解构、再组合。2022年乌克兰危机中,表面上看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之间的对抗,实质上是美西方国家和俄罗斯之间进行的“混合战争”;俄乌两军广泛使用军事、民用无人机,拓展“无人+”运用模式,展现出未来无人智能作战雏形;乌军在美北约空天态势情报的支持下,频繁使用低成本的无人装备对俄军重要武器平台实施突袭,凸显新质作战力量对传统作战体系大型武器装备的不对称破袭优势。科技之变最终将引发战争之变,单个要素对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弱,多个要素构成的联合作战体系将对战争产生复杂影响,战争的非线性、不确定性、混乱性、开放性、自适应性、对抗性等复杂性特点将呈指数级增长趋势,这将导致人们对战争进展和胜负的认知判断更加困难。
对手之变加速战争复杂性增长。战争之变促使对手之变。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军事强国积极进行战略调整,推进新一轮军事变革,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体制编制的联合化、小型化、自主化趋势更加明显;二是武器装备呈现出数字化、精确化、隐形化、无人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三是作战形态向“四非”(非接触、非线形、非对称和非正规)和“三无”(无形、无声、无人)作战方向发展;四是军队指挥形态向扁平化、自动化、网络化、无缝化方向发展。美国将我视为最主要的战略对手,竭力对我打压遏制,大力加强作战概念创新,先后提出“混合战争”“多域战”“马赛克战”等新型作战概念,声称要打一场让对手“技术看不懂、打击难预测、速度跟不上”的高端战争。美军“马赛克战”的核心是无人、低成本、快速、致命、灵活、可重组,基于分布式态势感知,借助智能化辅助决策工具,借鉴搭积木、构拼图的理念,自适应制定任务规划,动态重组作战兵力,将作战平台的功能分解到更多数量、单一功能的节点,大量功能节点构建作战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