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電源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线柬检验测试占据重要地位,只有保障线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才能保障电源产品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陷入检验效果,需要以电压检测的方式为基础,合理设计测试电路,保障导通线路满足唯一性要求。同时,可以采用发光二极管对线缆的导通状态进行反映,以简化检验电路的整体操作过程,并提升检验的准确性。文章主要对基于电压检测方式的线柬检验测试电路设计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压检测方式;线束检验;测试电路;设计策略
中图法分类号:TM712 文献标识码:A
线束检验工作内容通常包括线缆顺序的检验、线缆导通状态的检验以及其他各个关键环节的检验工作。若采用普通的检验模式,则无法保障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万用表为例,因为其电缆数量较多,测试点位较多,所以使用万用表进行检验,呈现出效率低、进度慢的问题,从而难以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导致后续各项工作的进度受到影响[1] 。为提升相关工作的效率以及线束的合格率,需对线束检验工作模式进行优化,进而研究以电压检验方式为基础的线束检验测试电路设计策略。
1 线束检验工作概述
1.1 重要性
当代国家移动通信事业快速发展,相关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电源部分产品性能能够对移动通信的质量以及升级速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成品线束则能够对电源产品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只有保障电源产品中的成品线束质量合格,才能保障信号传递功能顺利实现,因此,必须首先确认电源产品线缆顺序正确以及线缆导通性良好,同时保障其持续处于稳定状态[2] 。
另外,部分线缆也是产品正常供电的基础,如果线缆存在连接顺序错误的情况,那么不仅可能发生短路,还可能导致线缆被烧毁。若线缆两端未完全对应,则导致线缆导通性能以及插针以及端子的接压效果受到影响,原因之一为成品线束中含有连接器以及冷压端子等多种连接方式,如果存在接压力度不足、接压位置不准的情况,那么线缆导通性能将受到影响[3] 。
1.2 基本内容
1.2.1 测量线束长度检验
线束长度主要包括支干线、支线、分支点、保护套管(裸露电源线)的长度,它们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与相关要求相符合,具体如表1 所列。
1.2.2 压接处和牢固性检验
一般情况下,首先应该确认电线无损伤。然后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完成电线压接操作,只要端子在导体上和绝缘层上均处于压紧状态,且未将导体压断,同时绝缘层也未压入到导体压接部分中,即为合格。同时,绝缘层的压接部位在经过3 个及以上的弯折循环后,应仍可见绝缘层。端子和电线之间的连接,应保持牢固,在限定的拉力范围内,不应出现脱开或是损伤的情况[4] ,具体的拉力值如表2 所列。
若在同一个端子或节点上有2 根及以上的电线进行连接,则应将其中截面相对较大的1 根作为检验对象。
1.2.3 电压降检验
端子和电线进行压接位置的电压降不可超过一定的参数,具体如表3 所列。
1.2.4 接点要求
在采用无焊料焊接模式对接点处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焊接位置表面不可出现氧化、断丝、缺损以及绝缘层熔化的现象,且其中的撕裂力不可小于表4 中的参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