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风景区,15岁的“火车少年”李航,每天驾驶着一列缩小版的蒸汽小火车,载着游客们行驶在开满野花的草地上。
这列蒸汽小火车,是李航的爸爸李家伟耗时8年、花费20多万一点点亲手打造的,它带着患有自闭症的李航,驶向春天五彩斑斓的世界……
硬核承诺:爸爸要为你亲手造火车
2014年春天,李家伟请假腾出一天时间,带着妻子和4岁的小儿子,陪着6岁的大儿子李航去单位附近的火车站,爬上一台废弃的蒸汽火车头。
李航跟爸爸妈妈和弟弟一起爬上火车头,钻进锈迹斑斑的驾驶室,稀奇地摸摸这摸摸那,还学着弟弟的样子摸了好几把操纵杆。
“儿子,想不想开真的火车?”李家伟问。“想。”李航高兴地回答。李家伟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期待,连忙趁热打铁,“你喊爸爸,喊了爸爸就给你做一个。”
李航努力地张了半天嘴,终于吃力地喊了一声:“爸……爸!”李家伟高兴得眼里闪着泪花,“好,爸爸亲手给你造一列火车!”
李家伟在重庆做电工,妻子谢兰珍做家政。2008年10月,大儿子李航出生。航航长相清秀,很少哭闹,几乎不用他们操什么心。两年后,李航又多了一个弟弟。有两个儿子的李家伟好不开心!
弟弟几个月大时,就能对着哥哥牙牙学语,可两岁的航航却安静得如天边的一颗星星。他不但从不和人说话,就连“爸爸”“妈妈”都不叫。航航这么安静,太奇怪了,难不成航航是个哑巴?有老人家告诉他们:“孩子能哭出声音来,就不是哑巴。有的孩子说话迟,三四岁才学说话的都有。”听了老人的解释,李家伟这才放心了一些。
航航3岁了,弟弟都知道闹着要玩具,缠着爸妈和哥哥陪他一块玩儿,航航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但他喜欢看动画片,因为那里面有卡通小火车,每次一看到它,他眼睛里總会泛着光。他还会拿笔在墙上画一些歪歪扭扭的线条,问他画的是什么,他很艰难地说:“细(是)……果(火)遮(车)。”看来航航只是学说话迟,不是哑巴。
见航航喜欢火车,李家伟就给他买了一个塑料小火车玩具。航航把小火车抱在怀里,晚上睡觉都舍不得放下。弟弟想抢他的小火车玩儿,航航把小火车死死地护在怀里,急得“啊啊”地大声尖叫。李家伟让他拿火车和弟弟一起玩,他死活不愿意,又不知该怎么表达,急得跺脚尖叫,发飙摔东西。
航航有些异于其他孩子的举动,让李家伟和妻子开始揪心。2012年春节后,他们带航航到重庆市儿科医院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原来航航患了孤独症。李家伟查阅资料后得知,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孩子会终生困顿于自己的世界无法出来。他听说过这种疾病,却没想到这病居然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想到李航将终生关闭在自己的狭隘世界里“与世隔绝”,李家伟和妻子心痛得无以复加。
从医院回来后,夫妻俩渐渐发现周围人看他们的目光变得有些异样,有的小孩子喊航航“小傻子”。面对小伙伴的嫌弃,航航不表达,也不反击。李家伟心痛极了,他真想揪住那些调皮的小孩子教训一顿,告诉他们航航不是傻子,他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而已,但他终究还是忍了。
每次看到航航像只被困的小兽,想要冲破那个混沌世界却又无能为力的样子,李家伟和妻子心都快要碎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煎熬,夫妻俩决定调整心情,振作起来。航航不会表达,不会交流,不知道该怎么抵抗生活的风风雨雨,他们就要活成一面盾牌,为儿子抵挡住命运的千刀万箭。
想到航航喜欢火车,李家伟和妻子就给儿子买了各种各样的火车玩具。他们还买了纸笔,让航航画他喜欢的火车。李家伟单位附近有一个火车站,那里有一台废弃的火车头。为了让航航能更直观地看到火车真实的样子,2014年春天,李家伟带着一家人登上了这台废弃的火车头。
在火车头上许下给航航做一辆火车的诺言后,航航就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回家后,他几次拿着火车玩具放到爸爸面前,眼睛亮晶晶的看着爸爸。
这是儿子第一次这么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李家伟心里热热的,也许,给儿子做一辆火车,真的能让他的病情得到好转。李家伟下定了决心。
李家伟仔细看过火车头的结构,觉得做一辆能开动的玩具小火车应该不会很难。他脑子里一遍遍浮现着儿子开着自己做的小火车时那高兴的样子,每天一下班就往火车站跑。他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把火车头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遍又一遍,从锅炉到行走结构,每根管子粗细长短,每颗螺丝的大小形状都记得清清楚楚。
一回到家里,李家伟就用铅笔、圆规和三角板把这些零部件都画下来,标注它们之间按照比例缩小后的间距和尺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