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救援”女队长,铿锵玫瑰铁骨也柔情
作者 思齐
发表于 2023年7月
本文主人公王常平

失业、离婚、患癌,几十年来,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公益志愿者王常平迎难而上,帮助受困群众数万余次,和女儿杨雨荷一起成长,宛如一朵铿锵玫瑰,绽放在公益战线上……

    命运多舛:公益路上狠心育女

王常平1974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在父母和哥哥姐姐的宠爱中长大。结婚后,她在醴陵有名的橡胶厂工作,丈夫在医院上班,独生女杨雨荷活泼可爱。岁月静好,王常平也尽可能地温暖着别人。自1995年开始,她就通过公益组织“醴陵义工”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还资助了3个贫困家庭的孩子。

上世纪90年代末,王常平下岗了,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开始做早点生意,随着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王常平对公益活动的热情也随之增加,经常带着年幼的女儿一起做公益。

2011年,王常平和丈夫的婚姻走到了尽头。要强的她不想缺席女儿的成长,唯一的要求就是带走小雨荷。想着女儿今后只能和自己相依为命,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或挫折,王常平狠心对女儿开启了非一般的教育模式。彼时,王常平已担任“中国关爱生命协会”醴陵站的负责人,经常接触和“生命”相关的单位及组织,火葬场就是其中之一,那里也是她锻炼女儿的第一站。那天,尽管王常平提前给女儿做了一些思想铺垫,但毕竟是第一次来到火葬场,12岁的小雨荷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走路都不敢迈开步子。但王常平不允许自己心软,依然牵着小雨荷的手,来到遗体整容室。

当时,遗体整容师正在为一位因车祸离世的逝者擦拭面部污渍,王常平建议女兒去帮忙,但小雨荷站着没敢动。王常平柔声鼓励她:“雨荷别怕,我们为逝者整容,是做善事,是要给他最后的尊严,他的家人看到他干净、体面地离开,心里也会好受些。”妈妈的抚慰,给了小雨荷莫大的勇气,整容师也在一旁及时鼓励她,终于,小雨荷往前走了一小步,缓缓来到了逝者旁边,开始给整容师打下手。目睹女儿的勇敢,王常平的眼眶湿润了。

几位亲朋听说这件事后,都不能理解王常平让女儿接触遗体的行为,可王常平却认为这对女儿来说,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便回复说:“不管是谁,都要经历亲人朋友离世,我女儿也一样,如果她没有这个勇气,以后怎么面对家人的离去?”让她欣慰的是,女儿一次比一次勇敢,帮遗体整容师给多位逝者穿衣服、整理遗容,得到逝者家属的感谢和工作人员的赞扬,王常平也被女儿深深感动了。

本文刊登于《伴侣》2023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