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不内卷
作者 刘春雄
发表于 2023年7月

最近,两位CEO的话引起我的共鸣。

华润啤酒CEO侯孝海在2022年年报发布会上说:高端不内卷。

蒙牛CEO卢敏放在2022年年报发布会上说:基础需求和高端需求“两头大”。

他们都提到了一个词:高端。

头部企业的价值,在于引领行业向上,为行业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而不是内卷到行业活不下去。

大众内卷,惨胜如败

高端的对立面不是低端,而是大众。

严重内卷的不是低端,原有的低端在萎缩,甚至逐步消失。比如白酒、啤酒、瓶装水,原来最低价位的产品销量严重萎缩。所以,低端的消失是一个无人关注的现象,是低端价格带的整体消失。

内卷最严重的是大众。因为大众的量最大,大众的价格带过于集中,大眾的营销手段过于单一。

更重要的是,大众的销量在2013年至2016年达到顶峰后一直在下降,而在大众总量下降的情况下,企业还想千方百计保住大众的份额。

正因为大众的量太大,对企业太重要了,所以大众的存量必保,要不计代价保大众存量。

大众内卷的结果必然是下列两个结局中二选一:要么在大众内卷中惨败,逐步退出;要么在大众内卷中惨胜如败。

除了乳制品等少数行业因为疫情原因近几年快速增长,多数行业在2013年至2015年进入下滑轨道。

大众产品的存在很重要,因为存量最大。深度分销仍然重要,深度分销的内卷仍然存在,在大众产品领域,深度分销的效率仍然无可替代。但是,不从大众产品中跳出来,是没有未来的。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现实:高端化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什么是高端化?

说到高端,离不开三个词:高品质,高价,高附加值。

先说高价。有人说,高价不是高端。但是,高端一定高价。

我认为行业高端化有两个指标:一是价格上打开行业开花板。比如,茅台打开了行业天花板,于是,行业次高端、腰部、底部产品价格全部往上提。再比如,原来啤酒行业大众产品的单价都在几元以内,高端产品的单价也只有几十元,后来出现了单价百元的产品,现在出现了单价千元的产品。这部分超高端产品,虽然销量不大,但对于高端化过程至关重要。只有打开了行业天花板,才能给行业无限想象空间。二是行业价格带拉长,大众产品价格带上移。比如,10年前瓶装水主流价格带是1元,后来上移到2元,现在正在进入3元和4元。而瓶装水的价格带,几元、几十元,甚至更高的天花板都有了。

价格带拉长的过程,就是产品结构升级的过程,也是主流价格带上移的过程。

打开行业价格天花板和价格带拉长,两件事同等重要。超高端产品虽然销量不大,但话题性明显。没有话题性,价格带拉长就有难度。

高端到底在卖什么?

高端一定是高品质,高品质是高端的前提,但高品质不一定高端。

大众产品的销售,谈性价比、谈物美价廉很正常,以至于我们已经形成了习惯,比品质。

在高端领域,不要谈性价比,不要谈物美价廉。高品质是高端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我们从商品的二重性讲起。

商品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使用属性)和社会属性。

大众产品,自然属性是主体,兼有社会属性。

高端产品,自然属性是前提,社会属性是主体。

只要谈品质,谈性价比,谈产品优点、功能,谈与竞品对比,就是在谈自然属性。

不是这些不重要,而是这些特征是高端化的前提。

高端化的前提是无可置疑的品质。因此,不是品质不重要,而是品质之高,已经无可置疑。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