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平替,是低成本增长的最佳策略
作者 张知愚
发表于 2023年7月

在消费不景气的时候,品类平替是最佳策略。我们认为要完成品类平替,需要关注三个步骤:认知领先、成本领先、爆款突破。

认知领先的案例是小米手机和瑞幸咖啡,通过关联高势能的品牌,提升自己的认知价值。

成本领先的案例是西南航空和茶颜悦色,通过差异化、聚焦在运营活动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效果,以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成本占据竞争优势。

爆款突破的案例是小罐茶、农夫山泉、元气森林等。关键点是创新:新趋势、新技术、新品类、新品牌、新产品、新对手。

这三个步骤的共同点是拒绝大传播,不增加营销费用和管理成本,只是对现有的企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改变事物内在结构的方式实现品牌的质变。

认知领先

在飞鹤定位更適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之前,贝因美已经建立了相关实验室,并且在包装上说“国际品质 华人配方” 。但是贝因美并没有在心智中占据这个位置。

方太电器定位更适合中国厨房的高端厨电,但是并没有意识到中国厨房的特点是油烟大,油烟机才是关键。老板电器在方太的路线上推进了一步,聚焦吸油烟机的大吸力特性,并开创大吸力油烟机的新品类。

事实上的领先并不代表认知上的领先,认知上的领先却可以导致事实上的领先。开创品类只是事实上的领先,主导品类是在认知上的领先。

在认知中领先的重要条件是投入资金。这是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的认知距离。国内品牌常常认为资金投入是消费,而不是投资,所以在这方面常常不够彻底。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没有人在跨越战壕的时候只迈半步,两个半步加起来并不等于一步。

从竞争端看,足够量甚至超出必要量的资金投入才能打退潜在竞争对手。宝洁公司每年在中国的广告投入就有十几亿元,宝洁利用广告投入抬高了竞争门槛,也提升了在认知端的知名度。

对中小企业来说,实现认知领先的办法是打造认知产品。

小米手机的产品发布会是它的认知产品。小米擅长在自己的发布会上借助顶级的供应商告诉顾客,小米手机品质一流。雷军经常强调小米的供应商:高通、夏普、索尼等。这些供应商的品牌势能,支撑了小米手机低价不低质的品牌形象。

我们认为,包括产品发布会在内的所有传播活动,都是小米的认知产品。认知产品的成功,转化了小米品牌的心理账户。有了认知产品,顾客就会把小米手机和苹果手机放在一起比较。这样一来,小米手机就显得价格很良心、品质高级。

同样打造认知产品的,还有瑞幸咖啡和完美日记。

瑞幸咖啡刚出现的时候,总是把自己和星巴克关联在一起,一会儿说星巴克都是智商税,一杯咖啡一半是房租成本,瑞幸则没有房租成本;一会儿说选择瑞幸是有自信的表现,中国咖啡和美国咖啡之间差的只是自信而已。

这种认知产品的打造,让顾客觉得瑞幸和星巴克是差不多的档次,就不会把它和冲泡咖啡放在一起比较了。打完折之后的瑞幸咖啡不到10元一杯,很便宜,但也不会让人觉得低端。

完美日记作为新一代美妆品牌,在认知产品的打造上也很有心得。它在社交媒体的传播策略是,把自己和国际大牌做对比。告诉顾客完美日记和欧莱雅是同一条生产线制造出来的,给顾客展示完美日记的上妆效果和欧莱雅的很接近,价格却是国际大牌的1/5甚至1/10。

成本领先

很多人对茶颜悦色有疑问,产品食材品质高,价格又不高,茶颜悦色靠什么赚钱呢?创始人的回应是,从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优化,降低成本。

那么竞争对手不会优化管理吗?为何只有茶颜悦色能做到?因为聚焦。

从数量上看,CoCo有4000多家店,1点点有3000家店,茶颜悦色只有200多家。但是其他品牌都是在全国布局,茶颜悦色聚焦在长沙一个城市。

如果聚焦在长沙一个城市看,截至2020年7月,茶颜悦色在长沙有225家门店,是CoCo和1点点的2.2倍,是蜜雪冰城的2.7倍。

茶颜悦色的聚焦不只是聚焦在长沙,更是在长沙主城区的聚焦。根据媒体报道,茶颜悦色在天心、岳麓和芙蓉三大行政区的总门店数为142家,其他几位对手的门店数在36—55家。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