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濟南的产业,你会想到什么?浪潮服务器、中国重汽高端重卡商用车、二机床大型冲压机床等这些济南制造吗?
但你可能想不到,在这样的产业土壤下,居然跑出了一个全国顶级的美妆品牌——半亩花田。资料显示,该品牌年营收突破20亿元,被称为“国货身体护理第一品牌”。
复盘半亩花田的增长,离不开电商红利。
2018年,营业收入1亿元的半亩花田从淘宝转战小红书,当年销售额破3亿元。2019年,该品牌攻占抖音,一年卖出10亿元。
加上之后直播电商的火热,半亩花田更是于2020年实现17亿元营业收入,2022年突破20亿元。
但电商背后的能力是什么?半亩花田为什么能够接连踩中淘宝、小红书、抖音、直播等多个红利?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半亩花田,在访谈数小时后大致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营销推动增长,有一套可跨平台复制的内容运营方法论。
第二,产品支撑营销,聚焦战略大单品而非网红爆品。
第三,产业链赋能,抓住美妆产品本位时代弯道超车的新机会。
可跨平台复制的营销方法论
半亩花田CEO亓丰伟谈到,非要为半亩花田总结一个电商运营方法论,那就是单点突破。根据每一个社交平台的主人群、内容呈现方式等,进行个性化运营。
首先是对人货匹配的思考。
比如小红书,这个平台的女性占比曾一度超过90%。根据如此鲜明的人群特征,品牌就需要制订相应的产品和内容策略。
比如2019年上半年,半亩花田在小红书上投放的产品主要是身体乳、磨砂膏、手膜等。特别是磨砂膏,主打的用户需求为皮肤嫩滑,与女性用户尤为匹配。
其次是对内容呈现的思考。
当时,小红书主要以图文呈现为主,内容风格偏向于产品测评。为此,半亩花田在整个小红书传播阶段,都在高频转发美妆KOL(关键意见领袖)的测评图文,并发起互动抽奖活动吸引用户参与讨论。
其中,用图文形式体现产品卖点,算得上最大的考验。这个时候,半亩花田更多去凸显产品的成分、包装颜值,以及一些检验报告进行背书。
值得一提的案例是,为了表达出细腻、乳霜等同感的质地,半亩花田将其磨砂膏当作油画颜料在画板上作画。图片上,调色刀上的磨砂膏与画纸接触的那一刹那,仿佛能够让用户感受到产品的细腻。
转移到抖音端之后,产品卖点的可视、可感更为重要。亓丰伟表示,最大的区别是,视频能够直接呈现产品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具体效果。
比如在抖音上,半亩花田一开始就通过一些情景剧KOL植入身体乳等产品,使用前后的对比特写直观地向用户展现了产品卖点。
再次是对KOL抉择的思考。
很少有品牌仔细分析过KOL,它们大多是聚焦美妆领域,然后根据粉丝量、转化率以及投放成本对KOL进行划分。
但实际上,从品牌传播的角度来看,KOL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引发用户关注的注意力KOL、获取用户认同的影响力KOL、改变用户行动的号召力KOL。
当然,三种KOL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他们会彼此重叠,有人身兼三者,有人只偏重一方。那么品牌在投放KOL时,就需要思考要优先扩大知名度、提高好评度,还是增加销售量。
半亩花田深谙于此。
比如2019年All in(全押)抖音之后,半亩花田就找到了抖音美妆博主@陈采尼CheneyChan合作,后者曾在视频中多次推荐半亩花田磨砂膏、除螨皂、身体乳等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