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元宇宙不行了,那现阶段缺的究竟是什么?
作者 七公 枫叶
发表于 2023年7月

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回想当时的辉煌,热度仿佛犹在眼前。

元宇宙几乎是一个被所有人看好的赛道,各大公司招兵买马,一系列新部门被设立,人们谈论着虚拟即将颠覆现实,元宇宙万能的论调也风靡一时。扎克伯格更是全面押注元宇宙,他甚至把Facebook的名字都改成了Meta,宣布了数额惊人的投资。

人人都想吃螃蟹,但是螃蟹还没吃到,现实就给了他们巨大的教训。元宇宙热度的下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谷歌数据显示,对于元宇宙的搜索量呈断崖式下跌,对比同期减少80%以上。

Meta的股价一跌再跌,蒸发金额都是百亿美元起步,扎克伯格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从去年年底到现在,Meta已经宣布裁员超过1万人,甚至还有可能继续裁员。微软在ChatGPT展现出巨大的能量之后,也果断地抛弃了自己的元宇宙计划,曾经四处挖人组建的团队集体出局,各种元宇宙业务纷纷下线。再看国内的元宇宙市场,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厂今年对元宇宙的态度已经十分冷淡了,业务线调整的传闻不断传出。

昔日小甜甜,如今牛夫人。

此前声称元宇宙会极大改变人们未来工作的比尔·盖茨,也在今年改口声称“元宇宙不具有革命性”。难道曾经十分火爆的元宇宙,就在今年彻底凉了吗?

这样的论调多少有些喜新厌旧的悲观,可能它迎合了人们追逐热点的心理,但是却未必符合实际情况。虽然聚光灯已经不再关注元宇宙,但是在风口浪尖之外,元宇宙依旧在默默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只是这些进展在唱衰元宇宙的热潮里,显得不那么引人注目。

元宇宙的基础设施还在迭代完善中

在曾经喧嚣的舆论场冷寂之后,我们终于可以用平常心来看待元宇宙,仔细去分析它真正的未来。

万丈高楼平地起,元宇宙也不例外,基础设施对于它来说,是一切畅想的起点。

首先是通信技术。元宇宙强调即时反馈,需要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所以必须依赖5G所拥有的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等特点。

其次是AI。元宇宙中需要AI的地方非常廣泛,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内容软件和工作流程都可以用它来改进,甚至说ChatGPT也可以归入它的范围内。借助AI,可以实现对其他行业的赋能,建立数字资产、艺术品以及AIGC。当然,只有AI实现了规模化供给能力,其创造的价值才能凸显出来。

再次是智能计算的算力支持,特别是云计算的能力。对于用户来说,云计算可以有效降低进入元宇宙的门槛,当海量的数据传输和计算需求因为本地计算而导致机器故障时,云计算就派上用场了,其远端的数据处理能力,让元宇宙中能够全天候稳定运算和执行海量数据。

最后是数据存储。在元宇宙时代,会产生海量的数字资产,任何中心化的存储都是不安全的,如果这些内容没有一个妥善的储存保管渠道,那么就可能产生信息滥用等各种危害。分布式的数据存储对于信息安全有明显的提升,可以允许用户在不依赖第三方存储服务商的情况下存储和共享数据,降低数据故障和中断的风险,对安全性和隐私都做到较好的保护。

可以说5G、AI规模化供给能力、智能计算、网络连接、数据存储等方面共同组成的底层基础设施,构成元宇宙生态的底座,它们其实就是元宇宙的基础设施。

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元宇宙其实非常硬核,不是短短一两年大干快上就可以实现技术突破的。现阶段元宇宙基础设施搭建还不完善,硬件设备和算力等方面的因素依旧制约着它的发展,在基建上埋头苦干,仍是未来几年元宇宙的必由之路。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