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两朝礼制的诞生与成熟
从考古发现来看,夏朝有了相当规范、成熟的礼仪制度,已经发现的大量物化的资料可以证明。这些物化资料主要包括墓葬、祭祀遗存、礼仪性建筑以及种类繁多的礼器等。例如,都城建筑体现出礼制的规范。据绝大多数专家的意见,规模庞大的二里头都城遗址属于夏朝都城,其中有大量宫殿,也有祭坛遗址。
众所周知,祭祀是古代中国礼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祭祀的目的是与祭祀对象进行沟通,以求得庇佑。从二里头都城遗址来看,它存在祭祀区,出土了青铜礼器、玉礼器、陶礼器,祭祀区与都城内其他大型礼制建筑,共同构成了夏王朝作为王权国家的重要标识物,成为青铜时代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者认为,二里头文化时期已出现了明显的礼器组合和数量关系,形成青铜礼器、玉礼器、陶礼器等成系列的礼器群。
大致说来,二里头文化三期以后墓葬中的礼器组合“往往是青铜器与陶器、漆器相配伍”,“铜礼器与其他质料礼器搭配成组,主要是铜爵(或加铜斝)与陶盉、觚的组合,铜爵与陶爵、陶盉组合也常见”,甚至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时期是礼器系统确立以重酒器组合为核心的礼器组合。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