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荷兰”的城:乌得勒支
作者 Nanta
发表于 2023年7月
乌得勒支既现代又古老。左页图为乌得勒支的城市鸟瞰,一片悠然。右页上图是城中的雕塑,栩栩如生;下图是主座教堂的相关景观,富丽堂皇。

乌得勒支(Utrecht)是荷兰乌得勒支省的省会,荷兰第四大城市,被称为荷兰的心脏,不仅是荷兰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也是人才和知识汇聚的高知中心。

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乌得勒支,是名副其实的古城,精致、富有诗意。城中的运河蜿蜒流转,百米高的教堂钟楼为城市增添着绚丽的景色;城外,新哥特式风格的德哈尔古堡富丽堂皇,极富人文气息。

从古老的历史中回神,米菲兔的故事简单温馨,塔钟钟琴的声音悠远绵长。不管是在大街上随便走走,看自行车与行人穿梭,还是漫步运河边,肆意享受夏风的细腻与风车田园的柔美,抑或是闖入极具特色的面料市场和花卉市场“淘宝”一番……人们在乌得勒支,总能找到世上最简单的温柔。

老城与古堡被时间赋予的沧桑感

公元47年,古罗马人在莱茵河畔修筑了一座木结构要塞,以保护莱茵河口,这就是乌得勒支的起源。

公元48年,罗马帝国正式建立了乌得勒支。在后来漫长的年月里,乌得勒支先后经历了罗马时代、法兰克时代、尼德兰时代,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现在,乌得勒支隶属于荷兰管辖,因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瑰宝,成为荷兰的旅游胜地。

乌得勒支的历史,距今已有近两千年。数个世纪以来,她一直是荷兰中部最大、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除了阿姆斯特丹之外拥有中世纪古建筑最多的城市。在老城漫步,很容易体会到时间的沧桑感。

老城的中心坐落着乌得勒支的地标——主座教堂。该教堂始建于16世纪,曾经是一所规模宏大的哥特式教堂。之所以说“曾经”,是因为这座教堂建成百年后,悲剧性地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风暴,导致中庭部分被完全破坏。但有趣的是,当地人并没有修复损毁的部分,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把它变成了一座广场,用来彰显历史洪流与自然力量的独特魅力。

主座教堂的钟楼(Dom Tower),也叫主教塔,是荷兰最古老、最高的教堂钟楼,始建于1321年,高度112米。虽然乌得勒支距离阿姆斯特丹足有40公里,但在天气晴朗的日子,于钟楼上向北远眺,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阿姆斯特丹教堂的尖顶。正因如此,钟楼成为了游客登高打卡的标志性地点。

主座教堂的残存部分,与钟楼隔着广场遥相呼应,仿佛对唱着悠久历史留下的赞歌。在主座教堂改建的广场上,坐落着乌得勒支大学。该校成立于1636年,由天主教教会学校演变而来,是欧洲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培养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15位斯宾诺莎奖得主。乌得勒支大学的建筑是典型的中世纪风格,整体比较低矮,颜色主要采用红色和棕色。因此,坐在校园里,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历史的书香。此外,乌得勒支大学每年的毕业庆典都在广场上举行,独特的历史韵味赋予这座高等学府轻松惬意的学习氛围,也塑造了这座高知校园的良好声誉。

教堂的庭院潘德霍夫花园(The Pandhof),有“荷兰最美的封闭花园”之称,是喧闹市中心一处曲径通幽的秘境。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3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