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佛朗哥·丰塔纳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古城摩德纳(Modena)。在40岁之前,丰塔纳一边在家具陈列室当装潢师,一边发展自己的摄影爱好。
作为彩色摄影的先驱,丰塔纳以其抽象的城市景观、海景和风景而闻名。早在1960年代就开始使用彩色胶卷,当时很少有摄影师敢于跳出黑白摄影的常规,黑白照片还占据着摄影界的金字塔塔尖,但丰塔纳却看到了黑白以外的色彩。他对拍摄自然风光情有独钟,用色彩去重新考量构图和元素,并通过曝光不足来制作平面的几何构图——让人联想到罗斯克(Mark Rothko)或者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色块画作。蓝天、黄绿色的草地、蓬松的白云和笔直的建筑跃然而上,柔软与僵硬的线条互为对比。一个个色块变得感知、敏捷起来,新的感官体验就此展开。
至今,他已在全世界四百多场个展和群展中参展。
丰塔纳的摄影作品更像一张张几何绘画,所有的作品都被赋上了平面化的滤镜。无论天有多高,浪有多远,它们都只是一个颜色鲜明的大色块,有秩序的排列组合:爬上坡顶的云朵遥遥相对,午后的田野被条纹量化,阳光下翻滚的麦浪,一字排开的草垛强调线条与结构,一棵站在视觉中心的小树和云朵打破了画面的平衡……即便将他摄影作品中的所有元素都提炼出来并一一罗列,依然很难参透其中的意境。
丰塔纳以极简、抽象著称,他的彩色风景照被视为其最具代表性的、最令人惊艳的摄影艺术作品。丰塔纳喜欢在晴朗的正午拍摄,这样一来,拍出的景色便没有阴影,而且远近的色彩饱和度也更接近自然的效果。除此之外,他开创了一种叫做“天际线(Skyline)的拍摄手法:将大地和天空有机地切割成各式色块,使画面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并让不可见的东西变为可见……他用这种手法抓住了日落前的最后一丝光线,无论是他还是后人在看到这张照片时都会感到一种亢奋:那是一种简单的,纯粹的,来自于大自然的,永不枯竭的感官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