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省份拼经济“中场时刻”
截至7月23日,共有23个省份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生产经济运行情况,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投资及消费等指标。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23个省份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过、持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分别是11个、2个和10个。与年初各省份预计的全年增长目标相比,有10个省份上半年增长超过目标,2个省份和目标持平,11个省份距离目标稍有差距。
23个省份中,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前三名分别是上海、海南和内蒙古,分别增长9.7%、8.6%和7.3%。处在后位的分别是江西、湖南、河南和福建,前两个省份分别增长2.4%、3.6%,河南和福建增长3.8%。
多个省份经济总规模跨过整数关口
对比2022年上半年,5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了整数关口。广东和江苏,这两个省份是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冠亚军,两省份超过6万亿元。去年上半年广东和江苏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5.98万亿元和5.72万亿元,今年分别是6.29万亿元和6.05万亿元。上海、河北和北京去年都在1.9万亿元附近,今年均跨过了2万亿元整数关口。贵州从去年上半年的0.98万亿元到今年1.02万亿元,进入半年度1万亿元以上省份群体。
上半年,全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同比增长分别是3.7%、4.3%和6.4%。第三产业增长幅度最大。
各省份哪些产业增长较快?
按照统计分类,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行业,即服务业,归为第三产业,例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行业等。
在地区生产总值前5名省份中,3个省份第三产业增长最快,2个省份第二产业增长居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