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专精特新之后,中小企业培优发展又有了新的通道。
近日,全国多地纷纷宣布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这是对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的落实。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提出培育发展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此次,广东发布首批35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对20大产业集群的补充。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广东将认定100个左右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这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将对广东制造强省战略起到怎样的作用?各地将怎么立足实际建设?
突破
江门的两个产业集群——江海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台山市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集群,均在35个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之中。
台山是江门代管县级市,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是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围绕金属制品传统产业和金属材料新兴产业相结合的主导产业,当地已初步形成以金桥铝材、海亮铜业、松田电工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金属制品及材料产业集群,2022年集群实现总产值179.53亿元,其中主导产业产值占集群总产值的98.19%,近3年产值年均增速為22.39%。


然而,这一产业集群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限制。比如,当地金属制品产业仍以代加工、零配件供应为主,企业分布偏散,转型升级意识不强,龙头企业辐射能力不够强、服务要素配套滞后等。这就导致产业链偏短、产业规模不够大,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品牌塑造力相对较弱的局面。
这是许多县域中小企业集群都会面临的问题。
江海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具有较扎实的发展基础,截至2022年底,集群企业共有80家,包括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集群总产值210.66亿元,近3年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18.13%。
江海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同样存在产业链规模不足、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偏弱的问题。
此外,江门的公共研发创新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数量相对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偏少,缺乏针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企业孵化器,转化机制、模式以及服务体系仍有待健全。
针对上述问题,当地工信部门也在思考如何突破。
江门市工信局中小企业科方面接受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江海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产业链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