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头山红
把卫星地图上的中国版图放大、再放大,再指向东南方的三清山,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叫作“岭头山”的地名赫然显现,它就是当年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秘密红色交通线上的重要驿站。
“岭、头、山”三个字组在一起,非常有意思,岭就是山,山岭相连,山势磅礴,恰好吻合岭头山的自然天成风貌。岭头山坐落崇山峻岭间,山环水绕,云雾弥漫,大小瀑布飞流其间,心落这里便已安详。
伫立岭头山,山风飘摇,云影徘徊。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红色基因,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百里盐路上血染的信念。
有封锁就要有冲破,路,生命之路,翻山越岭、穿插云端也要走出来,走向浙西重镇华埠,走向一片开阔。西起三清山引浆,东至开化华埠,一条生命线蜿蜒曲折在大山深处,三清山不老,见证了红旗招展、红火交易,见证了在崎岖山路中开辟出一条通衢大道,见证了枪炮声里交织的胜利欢呼。
练金科、宁春生、黄运兴、饶世球、钱秋牛、郑通达……一支苏区消费合作社采办员团队,一个个闪光的符号,一个个沉寂在历史深处的姓名,正是他们出生入死、斗智斗勇,无数次穿行在红色交通线上,前赴后继,一次次成功突围,为根据地带来了坚强的后勤保障,食盐、药品、布匹、红硝、纸墨等苏区军需民用物资因此源源不断,像三清山的树木无以计数。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新青年》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