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咱说说航拍的那些事儿
作者 刘志超
发表于 2023年8月
如诗如画的新疆雪山和湖泊

无人机作为新时代极具代表性和适用性的科技产品,其前景有目共睹。据官方统计,2021年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605.48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612.08亿元,同比增长61.61%;2021年中国个人民用无人机用户71.8万个,较2020年增加了22万个,同比增长44.18%。不论是职场、单位、私人需要,还是行业、商业、市场需求也在使用无人机,从无人机与日俱增的销售量和持无人机拍照的海量作品看,对摄影的多元化、多样化繁荣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从理论上研究航拍创作的学者和摄影人却寥寥无几,笔者希望能有更多专家学者去拓荒研究无人机创作,为新兴的摄影门类开创坚实而可遵循的理论基础。

廣阔的田野
上帝视角下的大地,美如油画

无人机航拍的优势有哪些?

新闻摄影有了突破性新视角。以往绝大部分新闻图片固守传统的视角拍摄采访,使读者几十年一贯制阅读似曾相识的图片样式,缺少新视角观看与多维思考的现场感观气息。无人机不仅可超前进入事件发生现场,还可以俯拍全景,高中低维度记录场景内容与人物情绪状态,增加了新闻事件的陌生感、事件脉络的透视感与事件主客体的内在表达感染力、冲击力。特别是自然灾害、火灾、污染等危险性大的新闻事件。

摄影专题有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样化叙事结构,使古文明、古村落、古长城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摄影、风景摄影由审美疲劳的记录性复制品转向多视角、多纵横、多样化写真与写意相融合的创造性艺术品。

多门类摄影有了全景式、立体的多维创作空间。俯瞰的景致、抽象的元素、气势的架构、点面的结合、高远的意境,给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创意商业摄影,以及多流派、多元化的创作带来无穷无尽、新颖奇特的想象力、新鲜感与创新的空间,丰富了摄影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摄影创造性转化的可能。

视频摄影有了广阔而拓荒的创作思路和摄影的新走向。本来相机上就有拍动态视频的功能,但只有极少数人问津,而无人机在功能与质量设计上就优化了动态视频系统。笔者认为作为无人机作者在熟练掌控拍好静态图片基础上,再拍好短视频,甚至是微电影将成当代摄影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功,未来从家庭到客户、从单位到市场,对动态短视频影像(含配音配乐的微电影)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动态加静态摄影的融合创新是摄影人应开创的时代课题。

大地的肌理

无人机航拍存在着哪些不足?

航拍观念陈旧老套,滞后于时代需求。近十几年的航拍新潮,从较普遍的成果题材内容与影像特征看,航拍作品均以纪实手法几乎九成数量为风景门类的摄影,包括山光水色、云霞树影、城乡建筑以及地质地貌等。

本文刊登于《旅游世界》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