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的能力
作者 安琪
发表于 2023年8月

曾读过洪子诚老师一篇文章谈诗与人的关系,洪老师说,有的诗看不见人、有的诗看得见人。张小末的诗应该属于后者,读完她的这一组诗,一个敏感于万事万物、时时处于冥想状态、总是在心里自言自语的年轻女性诗人仿佛就从纸页上走了出来。

《夜途,过跨海大桥》题目中的“夜途”二字我特別喜欢,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敏感,对在路上状态的敏感,开篇第一句“桥身延绵”之桥身、之延绵,也是很有个人特色的表达,其实说的就是桥很长,但作者说“桥身”,一个“身”字,让桥活了起来,有着可视可触的肉身意味。“延绵”则描摹了一幅苍茫无尽的画面,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全诗确实有着人活于世、不知何为终点的茫然恍惚感。

“命运”是张小末的一个写作点,她用“命运”的镜子去照她遇到的人与事,才能在灯塔博物馆里对风、海浪、灯火和灰烬发出感喟,一座岛就是一座博物馆,收藏着与海有关的一切,海的命运也是船只、雨水、云层的命运,需要人来指认和说出。

本文刊登于《北京文学》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