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人只会做芯片。”
芯原股份董事长戴伟民曾这样自嘲。戴家,是华人圈知名的芯片家族。
兄妹共三人,生于上海,都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均为电子工程系,又纷纷下海,批量制造出6家芯片公司。
二弟戴伟进先与人合伙,创立硅谷远景,后缔造图芯;三妹戴伟立与丈夫共同成立Marvell(美满电子),现在操持Dream Big Semiconductor。
大哥戴伟民,是三人中最晚出来创业的,他带领自己的博士生创办Ultima,挣到第一桶金,又回国组建芯原。
“我们家学位越高的人赚钱最少,我拿了博士,(曾经)赚的钱最少。”戴伟民调侃说。
其实,前后6家芯片公司,除了美满,大哥主持的芯原,现在价值最高。截至7月28日,市值337亿元人民币,4月初一度逼近600亿。
“我要是还在美国,怎么都赶不上他们。”戴伟民搭上中国芯片成长的快车,后来居上。
兜售“砖头”
戴伟民于2001年回到上海,创立芯原。启动资金来自Ultima,他的团队出售公司,卖了1.35亿美元。
回国时,芯片业已流行分工。
芯片设计越来越复杂,于是,设计和生产环节分离,专事生产的晶圆厂、专攻设计的设计公司,独立出现。
戴伟民从中发现机会,创立芯原,为设计公司提供代工服务。
“你盖好(晶圆)厂做制造,没有人设计不行。设计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基本的单元库,盖房子的砖。”
戴伟民说,做芯片设计就像盖楼,用一个个模块搭起大楼,这种模块就叫IP(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大体就是可重复使用的集成电路模块。
小的IP相当于“砖头”,大的就类似厨房、洗手间、客厅,而且都有知识产权。
戴伟民的芯原,就是将设计时所需的半导体IP,授权给客户使用,并提供配套软件。
2022年,芯原的知识产权授权使用费收入7.85亿元,在全球IP厂商里排第七位,在中国大陆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