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创北方发力
集创北方今年的股东大会上,亦庄国投、制造和装备基金、国投创业等63家股东的113位代表到场。
“去年审计做完了,跟大家整体报告情况,同时就撤回上市申请的情况向股东做汇报。”
集创北方董事兼董事会秘书成建勋告诉《21CBR》记者,从科创板撤回上市申请,与公司基本面没什么关系,但行业的确处在“不太好的周期里”。
2022 年起,智能手机、电视机销量下滑,波及配件显示芯片,集创北方增长遇阻,上市计划公布后遭到多方举报,不得不撤回IPO。
这家显示芯片设计龙头,正通过布局新能源汽车、人机交互、医疗图像等行业,寻求新的增长点。
以最后一轮融资72.92元/股计算,公司估值达314亿元。
熬出机遇
集创北方成立于2008年。
当时23岁的张晋芳,正在北京交通大学读研究生,受到导师启发,认为人机交互有巨大发展潜力。
于是他带领四个研究生同学,在中关村一间40平米的小办公室,开启创业之路。
那时,国内芯片厂商一年要进口千亿美元的集成电路产品。
“当时觉得,既然是‘印钞机’应该很好赚钱,实际上赚钱太难了。” 张晋芳称,前几年的研发投入特别大,产品要比海外产品便宜才有竞争力,几乎是不赚钱的。
其中艰辛,2016年加入的成建勋深有体会。
彼时,集创北方年营收不过2亿元左右,员工百余人,维持运营主要靠张晋芳的个人投资来支撑。
芯片行业高资金投入,回报周期偏长,当时偏财务的投资机构,并不看好。天眼查显示,直到公司成立8年后的2015年,集创北方才引入外部投资人。
成建勋回忆启动B轮融资时,他与张晋芳一起为投资人做路演展示,来了二三十家投资机构,过程中提了很多问题,鲜有投资人愿意出钱。
最终,那轮融资更多来自产业投资人,他们对半导体行业更熟悉。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21世纪商业评论》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