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也能“上天”了

2023年5月30日,桂海潮成為进入太空的第一个“普通人”。
“普通人”这3个字,对桂海潮来说,当然是“凡尔赛”式的。不过,虽然他是人中龙凤,但依然是距离你我最近的“普通人”。毕竟,在桂海潮之前,那群有上天经验的“不普通”的人,都来自同一个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这是一个隶属于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的副军级大队,成立于1998年1月5日,截至目前已经培养了3批航天员。这些航天员,都是职业航天员,但他们首先是军人。尤其是前两批航天员,从杨利伟到王亚平,他们在被征召进入航天员大队之前,都是空军的精英飞行员。他们,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开路先锋。
我们探索宇宙,绝不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极限运动,或者是一种象征性的冒险。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扩展人类的家园,去开发太空。在“神舟时代”取得的经验基础上,2021年,以天和核心舱发射为标志,中国的载人航天进入了“空间站时代”。中国人登天,不再是短暂停留,浅尝辄止。空间站里,一个航天员乘组的工作周期是半年起步。这时候,不管是飞船发射、在轨还是返回,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即便作为看客,也不需要像从前那样提心吊胆了。载人航天,越来越日常化了。
日常化之后,工作就开始细分。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读者·校园版》2023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