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关桥院士 焊接科学之光
作者 航空工业制造院
发表于 2023年8月
关桥院士对科学研究精益求精

雄碑耸立,追思先贤遗志;电弧闪烁,焊接生命之光。

2023年7月3日,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在关桥院士诞辰88周年之际,深切缅怀他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关桥院士塑像落成仪式在中国航空工业制造院举行。

在落成仪式上,关桥院士家属及学生代表向塑像献花,制造院青年科研人员代表、关桥院士学生发言。塑像落成仪式简朴庄严,参加仪式的代表向关桥院士塑像鞠躬、默哀,饱含深情,追思缅怀关桥院士。

关桥院士曾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是我国航空焊接工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多项特种焊接技术的奠基人,在焊接力学与焊接结构完整性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开拓性成果,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胸怀祖国 奉献航空

1959年初,关桥从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毕业回国,携教育部的介绍信到第一机械工业部报到,分配到所属第九研究所(现航空工业制造院)。

1959年秋,关桥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就再次受教育部派遣前往包曼高等工学院攻读学位。他毅然选择了国际上刚刚兴起的焊接力学作为主攻方向,这对关桥回国后从事航空特种焊接技术和焊接力学研究工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愿不愿意搞钛合金结构焊接研究项目?”“愿意!”关桥满口答应。他知道,这个项目的工程应用背景就是航空航天专业。这项研究对于他回国工作以及从事航空焊接科研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出国前,关桥曾给党支部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表达了自己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和决心。

到苏联以后,关桥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1956年4月9日,他又一次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关 桥 (1935.7-2022.12)研究员,国际著名焊接技术专家、航空焊接工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发明“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技术,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曾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被国际焊接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10月14日上午,在包曼高等工学院学生宿舍楼内的“红角”召开了党支部大会,讨论关桥的入党问题。党支部大会表决一致通过关桥的入党申请,并报请留学生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

本文刊登于《环球飞行》2023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