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山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及研究
作者 季夏冰
发表于 2023年8月

农村电子商务简称农村电商,其依托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整合了农村各类生态资源,创新农村生态产品类型和拓展业务范围,并解决了庞大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其在城乡的各级站点都能持续服务[1]。近年来,农村电商模式有效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数字渠道,农村电商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山区数字化发展正在不断推进。

一、全国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一)政策支持农村电商

2021年以来,国家为了鼓励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与改革创新,陆续出台了多条专项政策,如《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关于开展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等[2]。2023年,我国发布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

这些产业政策都为农村电商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激发了广阔的市场潜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二)互联网渗透率高,农村网络零售额不断增加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2022年我国共计开通5G基站80多万个。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农村的宽带用户数量已达1.76億人,同比增长11.39%,农村宽带用户数量占比29.9%。截至2023年6月,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目标,上网速度也得到较大优化提升,互联网应用的渗透率逐步提高,农村网民数量规模快速增长[3]。

根据《2022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2022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高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0.53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比2021年提升7.3个百分点。农村电商已成为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三)农村物流网络日益完善

目前我国农村物流网络日益完善,邮政营业网点已成功实现乡镇全覆盖,全国建制村实现了全部直接通邮[4]。截至2021年,“快递进村”的比例超过了80%,快递公司合作进一步落实深化,共同配送、客货邮融合等新配送模式不断涌现,全国新增15.5万个建制村已经实现邮快合作。

(四)发展模式持续不断创新

近几年,根据我国不同乡村地域特点,农村电子商务显露出蓬勃生机,涌现出以“政府+创业青年”的浙江遂昌淘宝村模式、“产业+电子商务”陇南中国核桃模式、“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河北清河模式、“政府+企业+农户”的沙集镇电商模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典型和具有示范性的乡村电商模式[5]。

二、丽水农村电商发展情况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区域,多山区、丘陵,间有盆地河谷,独特的山区生态优势酝酿发展了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丽水山区也是浙江省内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培育了优质茶叶、笋干、香菇、应季水果、有机粮油等特色生态产业。2022年丽水市新增3个省级电商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直播电商基地、5个省级电商培训机构和实践基地、19个省级电商专业镇、89个省级电商专业村等。

(一)发展基础

丽水市自2012年出台了全国首个农村电商专项政策以来,电子商务正在丽水各山区迅速发展、不断壮大:1.农村电商实力持续增强。丽水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村电商创新发展示范区,缙云县、遂昌县、松阳县、青田县、龙泉市获评“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国示范县”的称号。在最新2022年浙江省电商专业村评定结果中,丽水获评浙江省农村电商示范村89个。

2.城乡物流壁垒逐步打通。依托现有的快递分拨场地、电商仓储场地、冷链物流基地、供销合作社仓储场地等,丽水正在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物流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11月,共计建设56个“共富驿站”。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3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