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旅游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符合我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政策,可以有效降低、减少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损耗,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势必会带动住宿业、餐饮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辐射面积更大,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更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融合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化时代下如何推动文旅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而在分析数字化时代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文旅融合的概念内涵。
一、文旅融合的概念
内涵文化和旅游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的,旅游业发展可以为文化发展、文化传播提供更多助力,而文化传播也可以开发旅游热点,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文旅融合正是利用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彼此交融形成新的共生体,通过要素整合的形式交叉重叠,进而有效打破原有产业领域的边界,实现共生共赢,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产业体系。文旅融合可以更好地开发文化和旅游业的优势和特长,通过优势互补的形式重构价值链和经济产业链,利用文化来让旅游产品或旅游项目更具文化底蕴,旅游可以让文化以一种直观性、具象化的形式呈现,扩大文化传播范围,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旅游需求。
文旅融合是多元方式交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理念融合、体制机制融合、规划技术融合、资源产品融合、产业业态融合、功能效用融合、空间载体融合、服务管理融合等多个角度共同着手,实现全方位、全角度、全要素控制与管理,提高融合的最终效益,因此文旅融合也成了现阶段备受关注和重视的经济热点话题。文旅融合在不同时代下,其发力方向和主攻内容是有所区别的,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作出适当调整,数字化时代下,在文旅融合过程当中融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二、在文旅融合过程中融入数字化技术的必要性
(一)可以提高社会影响
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旅游发展都依赖于社会影响力,广而告之才能家喻户晓带动需求,进而提高文化传播效果,提升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在过去,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旅游业发展都只是辐射周边地区,并不能更好地打破时空局限性,让更多人对该地区的名胜古迹以及该地区的民俗文化有更多了解,但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文旅融合过程中的社会影响力会再上一个台阶。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10.67亿,尤其是5G时代到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现阶段手机、iPad、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购买成本在不断降低,同时人们对于网络的使用也变得更加常态化,数字经济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旅融合的步伐,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来完成文化宣传和旅游热点宣传,在提高其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文化交流目标[1]。
(二)可以开发旅游热点
文旅融合中旅游业是重要的外在形式和客观依托,可以以具象化、形象化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更多游客,进而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了解文化和风俗,而想要让游客愿意投入时间和成本到该地区去旅游,首先需要确定旅游热点,调动人们的旅游兴趣。数字技术的融入可以为文旅融合的旅游热点开发提供更多助力。地方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粉丝基数大、用户群体量大的平台来展开宣传,例如抖音、快手、微信、微博等等,在此基础之上丰富宣传手段,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以更加具象直观的形式来宣传热点,进而有效带动市场需求,让更多人愿意去旅游,提高文旅融合的最终效果。
(三)可以提升服务质量
从本质上讲,旅游业想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数字经济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旅游全产业链的全要素覆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解决旅行社预定、饭店选择、景区选择、购物等相应需求,这为用户带来了更多便捷,减少了前期规划中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有效打破了传统旅行社、饭店、景区、购物等产业的边界,外来游客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获取实时数据,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来完成消费和支付以及对景区的点评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