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可视运维管控体系的探索及应用
作者 马镛湛
发表于 2023年8月

引言

以“精益管理,安全第一,標准作业,分级负责,运维到位”为指导,在现有继电保护运维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卓越绩效管理、精益管理的工作方法,通过问题诊断、对策改进、方法创新、深化应用等四个步骤,分析传统运维存在的问题,提出继电保护远程运维思路,开发可视化运维管控平台,实现继电保护可视运维,提高智能化、精益化管理水平,并以业绩卓越度和管理成熟度作为衡量远程运维管理模式成效的指标。同时,在远程运维管控平台应用过程中,引入大数据分析理念,运用六大举措革新运维工作模式,建立“可视化+远程运维”的先进管理模式,以人才队伍的专业性和建章立制的全面性,保障远程运维的推广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继电保护可视运维管控体系研究思路

立足电网发展及管理现状,结合实际,超前部署,通过搭建继电保护可视运维平台,加快智能运检体系建设,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变革两手抓,不断提升运检智能化实用水平,推进运检模式的转变和工作效率的提升。突破传统管控模式上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建立以设备状态自动感知、风险实时预警、装置远程巡检、智能设备可视运维、电网事故快速分析为代表的实时化、全景化、跨空间的运维模式,同时对现场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优化运检策略、故障缺陷处理流程,逐步推进二次系统各项工作“远程化”应用,实现二次设备从“被动检修”到“主动运维”,从“经验式分析”到“数据智能管理模式”的转变,最终实现智能化运检。

图1 远程运维平台搭建框架

二、继电保护可视运维管控体系实现路径

(一)打破信息孤岛短板,创新远程平台框架

针对传统运维模式存在的短板,提出继电保护远程运维构想并完成实践,为打破传统运维“信息孤岛”,推进运维大数据融合分析,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的运维新理念,建立“可视化+远程运维”管理模式,做实“三个转变”:全面梳理传统运维工作短板,确定平台框架,搭建可视化管理目标。针对变电站现场运维存在问题短板、变电检修人员在分析、定位、处理变电站缺陷过程中需要多次往返变电站、检修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电网规模的快速扩大、部分老旧110kV变电站功能上不够完善等问题,采用 SCD 虚拟二次回路可视化技术,将传统电缆二次回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连接方式,展示给相关运维人员,改变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看不见”“摸不着”的“黑匣子”状态,提高继电保护运维的透明度、可见性。

推动“信息孤岛”向“平台融合”转变,实现设备全面状态评价。打破传统运维“信息孤岛”局面,运用在线监测、远程巡检等技术,对设备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快速识别设备缺陷和隐患,应用数字比对技术创建模型库[1],作为变电站设备实时信息与当前方式下正确信息工况进行自动在线调取和核查完成对设备的巡视工作。实施巡检留痕工作模式,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通过图像信息比对,与变电站监控系统联动,实现智能巡检过程的远程管控。推动设备信息的全方位、多角度采集和智能分析处理,从而强化多源数据融合,推动设备全面状态评价。

“事后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变,实现风险主动预测预警。通过将历史监测数据、同类型监测数据等信息比对分析,建立基于关联分析的历史、同类型数据校验体系,智能分析、对比甄别异常数据。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3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