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些年,我们没钱买书,都是从莎士比亚书店的租书图书馆借书看的。那是希微亚·毕奇在欧德翁街(rue de l’Odéon)十二号开的一家书店兼图书馆。在一条寒风凛冽的街道上,有那么一个温暖、愉悦的所在,冬天还有一个大壁炉,桌上、书架上,满坑满谷的书,橱窗里则陈列新书,墙上挂着名作家的照片,有些已过世,有些还健在。照片都像是随手拍的快照,即使是已过世的,看起来也觉得他们曾认真活过。(海明威《流动的盛宴》)
世界上所有书店的广告加起来大概都比不上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中的这一段。在他写下这本薄薄的小书后的六十年里,莎士比亚书店已经成了一个神话。成了到巴黎这座艺术之都来的世界各地的人们,尤其是英语世界的人们,一定要去朝拜的圣地之一。
二○二一年十月,巴黎已经逐步向世界开放,不过当时来的主要还是欧盟的游客,因为进出境还要看疫苗证明,各地飞行也都要核酸测试。在昔日几乎没有落脚之地的卢浮宫、奥赛、蓬皮杜等各大美术馆、博物馆也可以静静地看画了。这大概是对那些比较勇敢的世界客(比如我)冒险出行的一个最大的奖励。
但那个秋天,巴黎最拥挤的地方其实是塞纳河边一间小小的书店,莎士比亚书店。
十月的最后一天,星期天。虽然街上细雨绵绵,拉丁区大大小小的餐馆和咖啡馆依然坐满了人。雨谢路(rue de le Huchette)这条旅游打卡街更是熙熙攘攘。这条古老的窄街(narrow street)因一本书而出名。美国记者、作家和编剧埃利奥特·保罗(Eilliot Paul)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在这一带居住,为《芝加哥先驱报》的巴黎版写稿。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他和很多当年旅居巴黎的美国作家一样,写下了关于二战前巴黎美好岁月的记忆,回忆录《我最后一次见到的巴黎》(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1942)就是以这条街为主角。英国版的书名是《窄街》(A Narrow Street)。据说十七世纪以来这条街就以便宜的小酒馆和烤肉店出名,二十世纪初更成为巴黎最国际化的地方。这里有便宜的希腊餐馆、中东餐馆,像大排档一样当街吆喝;有七十年历史的爵士酒吧“Le Caveau de la Huchette”最近在好莱坞电影《爱乐之城》中的亮相,又勾起了美国和法国爵士迷们的怀旧之情;还有好几家糖果点心店,带着海盗面具的伙计上街揽客,跟纽约街上的一模一样。十七、十八世纪的各种古老建筑和石子街道充满了万圣节的气氛。
街的尽头,豁然开朗,可以看到对面的西提岛和巴黎圣母院。走上水边砖铺的小路,一眼就能看到绿色门脸的莎士比亚书店。直觉告诉我,细雨中有十多个人打着伞排队等待的地方就是我要找的地方。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大学校园读了那本《流动的盛宴》,在悉尼、在北京,在通往世界的不同的旅途中,我都在寻找它的影子。
还好,队伍移动得很快,不到一刻钟我已经置身这个一直向往的地方。
天花板和门框是陈旧厚重的原色木椽,那些磨损的带着岁月痕迹的木架上摆着世界各地出版的新书,木架后露出的石墙形成自然的花样,不经意就看到那些传说人物的老照片和发黄的陈年杂志的画页,墙角的陈列柜、旧沙发旁的咖啡桌,到处都摆着一摞摞的旧书,还有二十世纪初的维多利亚挂钟,还有楼梯拐角一块贴满纸条的留言板,还有各种老式吊灯。它们正是我想象中的样子,带着过去岁月的痕迹和气氛。
楼梯刷成了红色,上面用白漆写着:“当你孤独或者在黑暗中,我可以指给你你自己心中那惊人的光!”(I could show you when you are lonely or in darkness, the astonishing light of your own being! )
楼上的老烟枪阅览室(Old Smoky Reading Room)也是传统保留节目,这是一个供人们坐下来阅读的地方。走过一张放着打字机的小桌,门口由几根木桩恰到好处地分开里外。豁然开朗来到面前的房间,是个有书桌、有单人床的单间(studio)。一边书墙下坐着一排年轻人,各自看着手中的书,另一边的书架下摆着一张床,看上去很舒适,蓝绿色丝绒床罩上坐着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女生半躺着,一手拿着书,另一只手撸着身上那只焦糖色的猫,它大概就是店猫Aggie。刚上楼时看到拐角的启事上写着“请不要喂Aggie”。
房间正中窗下放着一张书桌和红色的椅子,除了墙上古典的花草壁纸、书和墙上的照片,还有两盆绿色的植物,没有其他的布置,但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房间,因为这里的人们看上去像放松的一家人。
书桌旁的墙上,一张黑白照片中,一个中年的短发女人正站在书架之间,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一张海报。她就是这个书友之家的母亲西尔维亚·毕奇(Sylvia Beach,1887-1962),第一家莎士比亚书店(1919-1941)的创建人。
二
其实,西尔维亚·毕奇开的那家莎士比亚书店并不在这里。它在圣日耳曼大街的南边,在正对着奥登剧场的一条小街,奥登路12号,从这里走过去十几分钟。
比起眼前这家莎士比亚书店的门庭若市,奥登路(rue de l’Odeon)那条小街要安静得多,两边都是宏伟庄重的淡黄色砂岩奥斯曼建筑,是巴黎典型的中产阶级住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