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的诗和远方

68岁的周群退休后,时常与亲朋好友结伴旅游。她的手机里装着地图软件、旅游软件及各种生活服务软件;她的行李箱里必备自拍杆、充电宝以及“一人食”电饭锅等实用物件。周群到过北京、上海、甘肃、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打卡”。下一站,她准备去西藏。
国家卫生健康委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4亿。当大众旅游回暖叠加老龄化加速,在数字技术和各景区持续优化适老设施的支持下,更多像周群这样的老年人将尽情饱览大好河山,乐享幸福旅程。
银发旅游远不止观光
在不少旅游景点都能发现,许多老年游客热爱绿水青山,感受当下美好,同时也学着驾驭新技术。
65岁的董启明退休后迷上了摄影,从零开始学摄影、后期处理图片,并参加了老年摄影旅游团。去年,她拍摄的地标建筑、城市道路、传统手工艺人3张照片在老年摄影比赛中获奖。
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朱砂古镇一条名为“那个年代”的老街上,国营照相馆、职工食堂、打铁铺、马灯、缝纫机等老装修、老物件将游客带回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汞都”。年近七旬的游客陈曦辉说,盘活的工业遗存让他们追忆青春,激起家国情怀,也更珍惜现在“说走就走,各地打卡”的老年生活。
上海导游师文介绍,越来越多的老年游客乐于接受新事物,尊重目的地风俗。35岁的白领王瑞琦羡慕地说:“我妈是旅游达人,可以熟练发送手机定位、秒杀优惠机票、用网盘收发图片、获取景区景点电子地图和导览等信息。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