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剧团找寻“答案”的年轻人
作者 李珺瑶
发表于 2023年8月

你看过自己的故事被别人演绎吗?

参与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演员聆听,并即兴表演。除此之外,还有乐师负责情绪烘托,领航员负责提问和引导。

这是上海的一些剧团正在进行的“一人一故事”实践。

故事的回响

每周四晚上7点半,在“空的空间”里,还原剧团会进行“一人一故事”的公开排练。

朱婷婷是“一人一故事”剧团还原剧团的初创成员,“空的空间”是她家,也是“一人一故事”公开排练的活动场地。

“过敏”是一场“一人一故事”的话题。在演出开始前,活动带领者李小艾邀请大家在纸片上先写下自己的“过敏源”。

纸片上的“过敏源”,小翠写的是“学人精”。

在过去两年里,因为没有什么人可以倾诉,小翠从没分享过这些烦恼,今天是一次让她敞开心扉的机会。

“‘过敏’发生的时候,你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你喜欢这种感觉吗?”

……

以上是热身环节,是带领者帮助参与者“打开”的一个过程。一些和话题有关的故事和情绪会在此时浮现,随后过渡至接下来的故事分享环节。

“有谁要分享故事吗?”领航员贾儿问。

小翠举手。“同事拿着剽窃了我的论文想法假意来找我合作,她还不承认,后来我在办公室总是感觉到被她偷看,我做了什么,别人也要做什么……”

“接下来请演员带来‘他们怎么都这样!’”领航员报幕。领航员选取小翠叙述中出现了3次的句式作为小翠故事的名字。

表演开场,演员吴嘉斌率先站出来,他扮演小翠的角色。他疯狂地在“键盘”上敲打,同时又紧张地环顾四周,当察觉到有人时不时地偷看,他开始用手臂做出遮挡的架势,拼命护着电脑屏幕。“能不能不要抄袭我的想法了!”吴嘉斌愤怒地大喊。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