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拙归园田”到“生灵共建”:未来农场的想象图景
作者 Ariana
发表于 2023年8月

请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站在超市货架前方,这里的灯光都被控制在最佳色温范围内,好让谷饲牛肉、有机蔬菜、应季水果显现出恰到好处的光泽。

营销话术告诉我们,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本就该是如此诱人:牛、羊来自山清水秀的地方,享受过你我都不曾拥有的田园牧歌式生活。

商家为城里人打造出世外桃源般的农场图景,让“美好生活”变成农产品的附加价格。

杰里米·克拉克森行走在伦敦市中心的高级超市时想必也被此类场景打动过。

这位主持汽车节目多年的“BBC名嘴”脑门一热,决定亲自运营上千亩农场。

事实是,务农生活不像农产品海报上描绘的那般惬意,农业生产的复杂程度更是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所以,克拉克森尽管拥有一台兰博基尼拖拉机、先进的耕地设备和专业的外援团队,但也无法与自然的力量抗衡。

然而,在越挫越勇的克拉克森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人类因无法彻底征服自然,退而求其次生出与自然达成大和谐的终极渴望。这种渴望从何而来?

性本爱丘山?

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曾朝着城市高歌猛进,在终于占领这里之后,为什么又开始向往田园生活?

《花园里的机器》一书曾给出过答案:“大众企图从复杂的文明中摆脱出来,从世故向纯真迁移,以获得乡野风光所表现的幸福美好。有理由相信,这只是我们逃避现实的途径之一。”

于是,“生态农场”“生态果园”等概念层出不穷,仿佛只要给那些与农业相关的词语加上一个前缀——“生态”,它们就具备了成为下一个“财富密码”的潜质,进可成为观光采摘胜地展现乡村风情,退可倾销天价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