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
作者 赵俊清 徐扬
发表于 2023年8月

编者按:1945年9月,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更好铭记历史,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之际,让我们通过这组文章,探寻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奋勇搏击,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中国抗日战争历经多少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在许多中国近现代史、革命史书籍中都说“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历经8年抗战”,但是准确地说,中国的抗日战争应是从1931年开始的,历经14年,而不是8年。

符合历史的真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2017年1月10日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

“用14年抗战取代8年抗战的观点不仅是史学界的共识,也符合历史的真实。”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王建学教授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正如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文中所说:“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已经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了。”事实也是这样,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的侵略即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反对。而后,日寇每到一地,都无不遭到爱国军民的武装反抗。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