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中国文明灿若星斗
作者 吴晓铃 吴梦琳
发表于 2023年8月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本期,让我们通过这组文章,与广大读者一起通过触摸历史脉搏、还原历史真相,探寻中国考古新发现,并以此带动考古热新风吹向年轻人。

100多年前,以磨制石器和彩陶为特征的史前文化,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被发现。这次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由此诞生。

百年来,中国考古人筚路蓝缕、接续努力,用一个又一个考古发现丰富着中国古代历史。丰富的考古材料已经证明,中华文明5000多年来连绵不绝。

用事实驳斥“中國无石器时代”

落后就要挨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风雨飘摇,日本、美国等国的学者认为,中国无石器时代,已经采得的石器是戎狄或其他异族的文化遗物。

转折发生在1921年。那一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助手刘长山从河南带回的矿料中,居然有石斧、石刀等石器,它们均来自渑池仰韶村。这位外国学者认为,此地可能隐藏着一个重大发现。

在亲自赴仰韶村实地走访后,安特生初步判定这里有一处中国远古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

1921年10月,安特生和中国地质学者袁复礼等一起到仰韶村,正式开始发掘。这次持续36天的发掘,发现了大量陶石器等文物。安特生组织的专家学者们在北京“会诊”文物后,一致判断:这就是中华民族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的发现,使“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不攻自破。

1929年春,史前考古学家裴文中主持发掘了北京周口店遗址,在此发现了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次年,发现山顶洞人遗址。

此后,元谋人、蓝田人、丁村人等数十处旧石器时代人骨化石的遗址和数以百计的古人类生活遗址被相继发现。

针对20世纪80年代国际遗传学界提出的全世界所有现代人祖先都是距今10万年前后从东非走出来的“夏娃理论”,中国考古人继续展开探索。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