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的战场上,智能手机的成与败
作者 王鹏举 王柯然 王韩
发表于 2023年8月

2023年1月4日,俄罗斯军队新兵违规使用智能手机,致使新兵营区遭乌克兰军队使用美制“海马斯”多管火箭炮轰击,造成89人伤亡。这一幕又让大家回想起多年前,俄军精准定位狙杀车臣首领杜达耶夫时的场景。“猎人”与“猎物”身份前后之间的巨大反差,令人吃惊:明知故犯——“机”毁人亡。

众所周知,在军队进行作战时,保持无线电静默是最基本的常识。二战中,日本军队为了成功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珍珠港,全程实施无线电静默。那么在各种信号探测技术极为发达的今天,俄军又为何会在战场上出现违规使用智能手机,导致作战出现重大损失这种低级错误呢?

屡屡泄密,带来惨痛代价

早在车臣战争时期,俄罗斯一名坦克旅旅长就曾因为违规使用智能手机对部队下达行动命令,导致通话被车臣武装监听到。车臣武装提前设伏,最终让该坦克旅全军覆没,俄军付出惨痛代价。

2008年俄格战争中,由于俄军的指挥通信仍然主要依靠传统的步话机及电台,开战后仅使用几小时后,这些老旧装备就罢工了,使得许多指挥员冒险使用手机下达命令,这给装备有美制先进电子干扰及侦听设备的格鲁吉亚军队创造了机会。俄格开战第二天,俄军前线最高指挥官阿纳托利·赫鲁廖夫中将借用随军记者的卫星电话同部队联络,暴露了位置信息,被格军迅速锁定。格军立即用自行火炮对俄军位置进行火力覆盖,阿纳托利·赫鲁廖夫中将在炮火中受重伤。

2016年,一名俄军水兵将自拍照上传到社交网站,美国根据社交网络显示的地理位置信息很快就知道俄罗斯舰队航行到了哪儿,而当时的“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是和俄罗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库茨涅佐夫号一起行动的,这个小小的举动泄露了将前往叙利亚的整个航母编队的位置。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