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西区,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英國伦敦街头、地铁站以及标志性的红色公交车身上,铺天盖地的演出广告常让人目不暇接——从《悲惨世界》《歌剧魅影》这样家喻户晓、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剧目,到《妈妈咪呀》《泽西男孩》这类经久不衰、极具现代风情的演出,再到《冰雪奇缘》《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等结合了视觉特效技术的潮流舞台剧……对于观剧爱好者们来说,这常常会让他们陷入“选择焦虑”。
为了享受这幸福的“烦恼”,每天都会有大批观众来到一个距泰晤士河北岸约1公里的街区,这里就是英国首都著名的剧院区——伦敦西区。
作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戏剧中心之一,伦敦西区不仅拥有众多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剧院,还对英国乃至全球文化艺术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伦敦西区与英国戏剧的相互成就
早在伦敦西区雏形初现之前,英国戏剧就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尽管这种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但“戏剧友好”的文化氛围却得以延续至今。
英国戏剧起源于与宗教紧密相关的礼拜剧。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剧逐渐形成气候,更是在莎士比亚等剧作家的推动下进入鼎盛时期。
然而,斯图亚特王朝结束后,由于戏剧、音乐剧等娱乐演出被指为“不道德”的,政府于1642年下令封闭伦敦全部剧场,开启了近20年的“禁戏令”时期。尽管如此,一些剧场仍然违规组织演出。
1660年,“禁戏令”取消,英国戏剧文化行业迎来新生,伦敦西区也在此后的几个世纪繁荣发展。位于伦敦西区中心地带的德鲁里巷剧院,正是“禁戏令”终止后最早一批恢复演出的场地之一,也是伦敦现在仍在使用的剧院。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