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是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
作者 袁汝婷 白田田
发表于 2023年8月

“每当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每当我需要一种希冀/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走下去……”

当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响起,42名身着红色校服的孩子登上舞台,他们大多皮肤黝黑,身板瘦小,他们是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启航学校留守儿童合唱团的孩子。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说,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

对合唱团的这些孩子而言,这份礼物,是歌声化作了翅膀,让他们飞越大山。

前奏:《送别》

第一次教四年级的林林唱歌,音乐老师徐文手足无措。

眼前的女孩不爱说话,一双大眼睛像幽深的清泉,在学歌曲《送别》時,她唱着唱着,泪流满面。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徐文从事儿童声乐教育多年,一时却难以理解:10岁的孩子,怎会被这样的歌词勾起伤感?

林林1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跟着年过古稀的爷爷奶奶生活。

林林的家乡祁东县曾是省级贫困县,这里有2万多名留守儿童。启航学校在距县城1小时车程的大源村,四面青山连绵。有留守儿童1000多人,占学生总数近9成。

四年级语文老师宋明丽讲授《走月亮》时,她问孩子们,有什么感受?没有人答得出来。

这是一篇讲述母子在月光下牵手漫步的课文,孩子们告诉宋明丽,从来没有与爸爸妈妈牵手散过步、看过月亮。

启航学校创始人、校长陈亮伟说,留守儿童格外需要关注,一些孩子沉默自闭,是习惯了无人交流,还有些孩子调皮叛逆,不过是渴望被看见。

6年前,陈亮伟邀请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教授王育霖到学校采风。一双双清澈却胆怯的眼睛,让来到学校的王育霖心酸不已。王育霖提议:组个合唱团吧!两人一拍即合。

就这样,湖南省第一个留守儿童合唱团在启航学校成立。选拔团员的标准与音色、外貌、天赋无关——只选孤僻、叛逆或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

2017年首批入选的60余个孩子,九成是留守儿童。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音乐老师马修用合唱改变了一群“边缘儿童”的命运。马修说:“教育不仅是为了知识,爱才是果实。”

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这个留守儿童合唱团,就像中国版的“放牛班”。

渐进:《蜗牛》

2017年4月13日,合唱团第一堂课。

本文刊登于《党员文摘》2023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