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世界杯,中国女足经历了充满挑战和辛酸的征程后,踏入了荆棘之地。小组赛的三场比赛中,尽管有亮點,但个人能力、球队战术和应变能力中的缺点显露无遗。自女足世界杯创办以来,中国队首次未能晋级淘汰赛阶段,被越来越多当年实力不及“铿锵玫瑰“的对手超越,在泪水中迎来苦痛的现实。
技术欠精细,破局无力
本届世界杯,中国女足在面对力量型球队丹麦以及新军海地时,仍能保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核心球员之一张琳艳单防丹麦队长哈德尔时,在身高差距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对抗争顶成功。即使哈德尔利用力量和身高优势争得第一落点,张琳艳也可以依靠灵活性夺回球权。在对海地的比赛中,张琳艳通过个人能力制造点球,间接帮中国队获得胜利。
中国队还有多名球员在体格和速度处于劣势时,能通过个人技术争取主动。张睿在边路有不俗的纠缠能力,面对有体格优势的丹麦球员莫勒,她能护球后传出威胁球。吴澄舒在丹麦队三人包夹下护球分边,发起进攻。娄佳惠面对丹麦边后卫能展现出技术优势,下底后灵活转身传中。面对速度和力量俱佳的海地后卫提比塔·尤瑟夫,她摆脱对手的拦截逼抢,与队友配合制造进攻机会。
尽管最终结果不佳,但中国女足战术整体性和纪律性仍值得肯定。小组赛前两场的无球防守阶段,中国队能保持良好的防守阵型,回防速度较快,在体力充足的情况下,足以应付丹麦的长传冲吊和海地攻击群突击。队长王珊珊由中锋改打中卫,为后防线提供了较强的技术和对抗能力,拉高了防守下限。
首场比赛,丹麦女足虽然在体格上有优势,但战术简单,大多靠中卫长传,直接找到前场的哈德尔,再进一步组织进攻。这一战,双方机会寥寥,力量出众但缺乏技术的丹麦和技术较好但缺乏力量的中国队均无法突破对手,大部分时间在中场进行拉锯战。一旦对手在本方禁区附近拿球,中国女足会让中卫和边卫同时上前逼抢,弥补力量差距。
第二场比赛,海地虽然拥有多名效力法甲的前锋,但杜莫雷受伤未能首发,上半场虽然压迫强度颇高,未对中国队产生实质威胁。海地女足在防守中距离过宽,前锋及边前卫位置过高,中场有足够的空间供对手利用。可惜,中国女足尽管传接球技术合格,但除了右边路娄佳惠、张琳艳和姚伟组成进攻小组外,缺乏组织者提供联系的能力,在对手的逼抢压力下失误较多,使得进攻推进到前场30米区域后半途而废。
不过,中国女足在场上频频出现低级失误,带来诸多风险,其中以技术动作不规范、注意力不集中和判断失准居多,在体力下降期更加严重。例如,陈巧珠在掷界外球时手滑,导致球直接落到对方球员脚下。张睿在对海地一战中吃红牌,是动作不规范造成危险的典型。中国女足对队友传球落点和对方进攻路线的误判较为频繁,对技术细节的重视不够,成为惨败于英格兰的源头之一。
中国女足选材范围狭小,既缺少对抗能力合格的速度型选手,又没有足够强硬的中锋,主教练水庆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场世界杯赛均无法通过运动战进球。唐佳丽和王霜均存在防守不足、对抗不佳的问题,这也是她们不常首发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