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人”王宝强:底层叙事的宠儿
作者 柱子 王动
发表于 2023年8月

距离王宝强亲手操刀的上一部电影《大闹天竺》上映,已经过去了六年。

六年前,凭借这部电影王宝强一举拿下了金扫帚“最令人失望导演奖”。

作为金扫帚历史上唯一一个上台领奖的超一线明星,王宝强曾向观众真诚道歉:“我觉得特别对不起观众,这次算欠观众一次。”王宝强还向观众许诺:“我相信未来一定努力成为大家心中比较合格的导演。”

六年间,世界飞快地变化,电影观众是,王宝强也是。

尽管不排除在《大闹天竺》这部质量堪忧的前作对比下,大家对《八角笼中》会天然带有一点矫枉过正的肯定。但从市场的反馈和观众的评价来看,这部片子在收益和口碑两方面的表现仍旧算得上是成功的。

不是小成功,而是大成功。

根据@猫眼电影的数据统计,截至发稿前,《八角笼中》的电影累计票房已经突破了11.96亿元人民币。

此前,《八角笼中》在点映票房上就已经取得了近3亿元的成绩,如果该片后续票房持续坚挺,不排除有一举将王宝强送上国内第四位“200亿元演员”宝座的可能。

而在此之前的三位,分别是吴京、沈腾和张译。

《八角笼中》目前在豆瓣网站上的评分保持在7.5分上下,超过最近的大热门《消失的她》整整1分还多。

热评里,多数网友都给予了这部电影和王宝强本人相当程度的肯定。“王宝强谦逊温和,一直没有忘记他来时的路。”即使是口味略显挑剔的影迷们,也会在适当批评后表示,进步很大,继续努力。

可以说,一部《八角笼中》让王宝强从当下华语电影市场的八角笼里,再次站起来了。

王宝强,又行了。为什么呢?

因为这一次,王宝强终于找准了自己的艺术密码。

王宝强的艺术密码

王宝强其实是一个底层叙事的专家。如果将王宝强2003年出演李杨导演的《盲井》视作他的正式出道之作,那到今年,王宝强正好在他的个人艺术生涯里漂流了20年。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些年来,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导演,王宝强几乎每一次艺术风评受损,或者市场表现欠佳,都是因为他短暂地脱离了底层叙事。

比如王宝强参演的这个豆瓣评分2.8分的《冰封侠:时空行者》,王宝强在里面演一个好像得了甲亢的体制内暴力狂,呈现效果最终就跟这部电影的剧情一样,一言难尽。

再到他自己导演的处女作《大闹天竺》,非但已经不是底层叙事了,简直就是夹层叙事了,夹了脑袋的夹,太抽象了。

而一旦王宝强回到了属于底层叙事的范畴里,那无论他是讲故事还是被故事讲,大家都会买账。

无一例外。

就拿王宝强主演的第一部长片《盲井》来说,王宝强饰演的农村少年元凤鸣,他表现出的懵懂、天真和善良,为这部揭露社会阴暗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制造了相当好的对比张力。

初出茅庐的王宝强,也凭借着这个角色得到了当年金马奖“最佳新演员”的提名。

再到2004年王宝强公认的成名作《天下无贼》,傻根这个进城务工攒钱娶媳妇的朴实角色,几乎一夜之间让广大青年农民工兄弟这个群体有了一张具体的脸。

王宝强在傻根这个形象里表现出涉世有多浅,这个电影故事的现实关怀就会显得有多深。

2006年,王宝强饰演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这个来自小城、略显木讷,却勤奋、热心、顽强、勇敢的人民子弟兵形象,给这部军旅题材作品赋予了极強的励志气息。

《士兵突击》也成了历久弥新的现象级作品,王宝强在内的各位主演后续发展也个个堪称传奇。

关于王宝强的表演,黄渤有一个精辟的总结:王宝强极其擅长运用那种无辜又无助的眼神,展示单纯善良的一面。

“当他被冤枉、无辜的时候,头略略低下一点,露出下眼白,那个眼神。”

“谁能受得了那种真诚啊,观众只会特别心疼他。”

王宝强底层叙事的巅峰作品,大概是2011年上映的《Hello!树先生》。这个出身不幸、受尽欺凌、无助至极却又有些精神胜利的农村边缘人物,一度成为许多年轻人的自嘲代名词。

“人人都笑树先生,人人都是树先生”,让这个银幕经典形象在网络文化浪潮里经久不衰。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