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亲家暴流浪美国,中国女孩逆袭登上福布斯
作者 徐可莹 沈秋月
发表于 2023年8月

“如果我能上榜,就把自己的故事公开。”许泽彦默默跟自己打了个赌。二十多年来,除了个别最要好的朋友,没有任何人听过她的故事。

去年12月,榜单公布。许泽彦赌赢了。站在聚光灯下,她终于有底气将尘封的记忆翻面。这位1994年出生的年轻女孩拥有两个版本的履历:“美籍华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生,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登上过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初代移民,家暴受害者,抑郁症患者家属,有过一段在异国他乡无家可归的流浪史。”

显然,这是一段遍布荆棘的双面人生,也是一部逆风翻盘的成长神话。正如她自己在文章结尾写到的那样:“我已经读博6年了,为自己个人和学术上取得的成绩而自豪。尽管仍会遭遇一些困难,但我不再感到不安了。相反,现在的我有信心直面自己的弱点,并为与众不同的优点而欣慰。”

许泽彦接受了专访,为我们完整讲述了她的故事。

求生欲

1994年,许泽彦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和其他小朋友不同,她的童年是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和家暴中度过的。小学一年级时,许泽彦的父母便离了婚。

母亲后来再婚,嫁给了一个美国人。在许泽彦15岁那年,继父一意孤行要带妻子和继女回国。母亲认为,远赴异国也许会是个新的开始。

那一年,许泽彦才刚读完初中,对未来没有概念,更不具备选择的权利。匆忙之中,便跟着母亲和继父踏上了那片陌生的国土,对即将到来的异国生活充满期待。

来到美国后,继父带她们落脚于得克萨斯州的一座小镇。许泽彦和妈妈这才发现,原来好日子都是幻想。继父的经济状况很差,没有稳定收入,一家人只能租住在一间狭小的公寓里,生活水平徘徊在贫困线之下。

更可怕的是,继父逐渐暴露出了他不堪的一面。不仅酗酒,而且性格乖张暴戾。在长期的虐待和精神摧残下,许泽彦的母亲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这是她们满怀希冀来到异国的第三年,一切都在冲着反方向无情坠落。

当时的许泽彦只有十几岁,却已经历了同龄人一生都无法想象的折磨。为了补贴家用,许泽彦从16岁起就四处打零工赚钱了,她不敢停下来,也不敢和朋友们坦白自己的真实处境。

她去餐厅当过服务员,在服装店做过销售员,在幼儿园做过老师,同时还要抓紧学业。原本在国内成绩优异的她,由于语言障碍,被课业上遭遇的种种挫折打击得心灰意冷。

高中毕业后,许泽彦来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继父警告她,只能负担她在镇上读大学的费用,许泽彦妥协了。她来到了镇上一所社区大学,一所连物理学专业都没有的学校。

然而,继父并没有履行承诺。同时,病情恶化的母亲不得已住进了医院。年仅18岁的许泽彦一气之下,离开了那个并不像家的地方。

“我带着一箱必需品逃离了那间黑暗的公寓,发誓再也不回去。”许泽彦随之掉进了另一个无底洞——她真正陷入了无家可归。

上大学后,许泽彦必须要赚取更多的钱来养活自己。她不分昼夜地去做兼职,哪怕时薪只有7美元。这是一段多么昏暗的日子,许泽彦不愿再说。

直到现在,她还很难从那段阴影中走出来。她时常回忆起那些时光,却总被一股不由分说的麻木击溃。也许是一段连感受都来不及记住的日子吧。

“求生欲,我只能这样形容。”许泽彦撇了撇嘴。

旁人很难理解,没有家是种什么滋味。出走的那段时间里,许泽彦除了上课,就是打工。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23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